课件编号1162175

西师版五年级上《我没有钓到那条鱼》第二课时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121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西师,五年级,我没有钓到那条鱼,第二,课时,教案
  • cover
西师版五年级上册 6.我没有钓到那条鱼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借钓鱼喻做人。它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我”第一次钓鱼的经历。“我”在等到鱼咬钩时就宣布自己钓到了鱼,然而,鱼却脱钩离去,叔叔教育了“我”,使“我”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在事情未办成之前,不要妄下结论、自吹自擂,即使事情办成了,也不能自我吹嘘。全文以“总—分—总”结构呈现。第1段,写首次钓鱼情景让人难以忘怀;第2~5段写钓鱼的经过和对“我”的启示;第6段,以叔叔的话让“我”终身受益来呼应开头。整篇文章把叙事与细腻的心理活动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极富儿童情趣。课文把贴近孩子生活的事例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让孩子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受到教育与启示,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以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心情,是本文的又一特色。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惬意”“深谙”“暗忖”“功亏一篑”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能感悟课文借钓鱼所阐明的做人的道理。 3、通过朗读,感受课文语言文字的美,领悟环境描写对表达感情的作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感悟叔叔说的话所蕴含的道理。 难点:揣摩环境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方法 情感体验法 朗读体会法 谈话法 讨论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 、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惬意”“深谙”“暗忖”“功亏一篑”等词语的意思。 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熟读课文,初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难点:揣摩环境描写对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出示课题 同学们,知道怎么钓鱼吗?体验过钓鱼的乐趣吗?当鱼儿咬住鱼钩,你用力向上提鱼起来时,鱼儿在水中用力挣扎,那颤动的渔竿,绷紧的渔线,钓鱼者激动的心情,真是让人回味无穷。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篇写钓鱼的课文,去体味一下钓鱼的乐趣吧。板书课题:我没有钓到那条鱼。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给不会读的字、词作上符号,反复读几遍。 2、教师检查下列词语的读音。 跋涉 惬意 深谙 甩出 诱饵 鼓励 塞到手里 若无其事 欣喜若狂 慢条斯理 功亏一篑 意味深长 自吹自擂 注意听学生读字、词的发音,相机正音。 3、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深谙:课文指叔叔很熟悉哪儿有小鱼。 暗忖:心理暗暗地想。 若无其事:装作没发生什么事一样。 欣喜若狂:高兴得不得了。 意味深长:话语含意深远。 慢条斯理:形容说话或做事很慢,不慌张。 自吹自擂:自己吹嘘自己。 学生熟读课文,运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述故事。 4、仔细默读课文,大致把握课文内容。(课文开头总写了第一次钓鱼让人难忘,接着写那次钓鱼的具体经过和钓鱼给“我”的启示,最后再次强调这次钓鱼所明白的道理令“我”终身受益。) 5、除此之外,你在读课文中还有什么发现?交流读书的感受。 (1)学生逐段默读课文,在理解每段内容的基础上,简述课文内容。 课文开头总写了第一次钓鱼让人难忘,接着写那次钓鱼的具体经过和钓鱼给“我”的启示,最后再次强调这次钓鱼所明白的道理令“我”终身受益。 (2)课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安排材料,使文章首尾照应,结构完整讲述时,扣住“眼巴巴--大为失望--恳求--欣喜若狂--沮丧”等描写心理的词语,让孩子们跟随着作者钓鱼的过程而感受作者的这些情感。 三、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为什么反复强调“在鱼儿尚未被拽上岸之前,千万别吹嘘你钓到了鱼”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四、作业布置 1、抄写课文中生字新词。 2、积累优美的语句。 3、批读课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