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校 课名 欣赏《牧童短笛》 教师姓名 学科 音乐 年级 三年级 教学目标 1. 听辨不同乐段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2. 联想乐曲的情景,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措施 1. 听辨乐曲的结构,了解乐曲的背景。 2. 听辨乐曲不同乐段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 学习者分析 三年级学生已经系统地掌握了一些最基本的音乐基础知识,但是本阶段的年龄特征决定了,这些孩子还不能够特别适应传统枯燥的教育教学。所以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总的来说,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还要充分注意这一学段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要善于利用儿童自然的嗓音和灵巧的形体,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音乐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 媒体使用及分析(或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功能) 一、导入 看水墨动画,感受美景和悠闲生活。 观看无声版水墨动画,看看你能从中看到什么?”牧童老牛是怎样地走着?用词语形容牧童的生活。3、总结:多么美的大自然,多么悠闲的生活”。 感受江南的美景,体会小牧童的悠闲生活。 引导学生先观看无声版水墨动画,然后再播放加入乐曲的水墨动画,通过两种版本的对比,帮助学生感受到音乐与画面相结合,更好地表达了乐曲的主题、情绪,进而感受到了音乐的优美。 介绍钢琴 1、听配乐,说乐器2、感受钢琴的音色,说说自己了解的钢琴常识,老师补充。 通过学生分享和教师讲解的形式了解钢琴。 启发学生分享生活中的经验和常识,后通过教师PPT介绍钢琴。 二、作品介绍 1、了解作曲家,乐曲及背景 1、打开IBOOKS,自主了解资料 找一找作曲家和在何比赛中获奖等。2、学生分享3、老师分享,介绍乐曲背景这首乐曲是作曲家对小时候的美好回忆。就像我们刚刚水墨动画里看到的一样,这首乐曲描绘的是作曲家小时候骑在牛背上吹着短笛,在田野中漫游的美好生活。 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了解作曲家及乐曲的创作背景。 教师将从网络上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制作成ibooks电子课本,学生通过翻阅课本开展自主学习:认识、了解作曲家、乐曲及乐曲的创作背景等等,为这节课学习这首乐曲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三、完整欣赏 完整欣赏辨析情绪、速度的不同 1、完整欣赏师导:刚刚我们听到的只是乐曲的一个部分,下面我们完整地聆听这首乐曲,请你听听看,乐曲从头到尾是不是都是一样的情绪?(身体跟着音乐轻轻动一动)2、辨析音乐速度、情绪师:哪一部分最不一样?师:前面后面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自己感受音乐的速度不同,情绪发生的变化。 播放音频,引导学生注意在欣赏中比较与感受。 四、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段 1、哼唱旋律a、听音乐,画线条师:下面我们来细细地品味乐曲。听,这段旋律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请你在IBOOKS里打开画笔工具,想想看你会跟着这段旋律选用怎样的颜色?画出怎样的线条?学生投放作品师:好,音乐停了。谁来给我们说说看,这段旋律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为什么会这样画?b、旋律哼唱 下面我们就跟着老师的琴声,来哼唱一下这优美的旋律。(出示歌谱)先在心中哼唱用“LV”唱出声音师:下面我们放出声音来哼唱一下c、师范唱、对比后有感情演唱听师唱,说不同师:唱得真好,请你听老师唱,看老师唱得和你们有什么不同?师:(动作引导)为什么旋律会有高有低?师:你觉得带上怎样的方法可以唱出这样的声音?2、视频感受复调旋律和旋律的交错在你的IBOOKS里有两段视频,请你听听看他们有什么不同?生:有两只手的旋律 师:有没有发现哪个旋律更长生:钢琴3、师画线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