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瑶族舞曲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瑶族舞曲》,了解我国“瑶族”风土人情,初步感受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风格特点。 2.通过欣赏《瑶族舞曲》各主题音乐,从情感体验入手,分析音乐要素、分析音乐进行的特点,提高学生理解音乐的能力。 3.通过欣赏《瑶族舞曲》,使学生了解、认识西洋管弦乐队中各种乐器的音色及其表现力。 教学难重点: 1. 了解瑶族及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音乐风格的主要特征。 2. 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情绪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 教具准备:钢琴、电脑、多媒体课件、瑶族长鼓、音响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欢迎大家走进美丽的音乐教室,今天继续开启我们美妙的音乐之旅吧,看老师带来了什么? 瑶族长鼓 2.老师为大家来表演一段瑶族长鼓舞。 3.我的长鼓,既是伴奏的打击乐器,也是舞蹈的道具。瑶族人民在平时就是这样载歌载舞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刚才我演唱的歌曲,就是作曲家刘铁山、茅沅根据瑶族民间舞曲创作的《瑶族长鼓舞曲》。 出示歌曲名称。 4.下面,就让跟着钢琴用最美的LV声音,来唱出旋律的起伏。 师弹琴生哼唱。 5.让我们跟着瑶族人民一起,怀着对生活的热爱,跟着音乐一起唱歌词。 6.大家的歌声在鼓声的伴奏下显得格外悠扬,那你们能不能一边唱起歌一边敲起鼓呢? 拿出你右手凳子中的可乐杯,开动脑子,做成两头粗中间细的长鼓。 试着敲一敲。 7.老师这里有一条瑶族的长鼓节奏,来,试着敲敲看。 出示节奏。 用你的长鼓来敲一敲,一,二,一,起。 8.我观察到有同学敲出了强弱,有没有发现可以敲击长鼓的不同部位发出声音的强弱呢? 学生练习。 9.给固定速度集体练习。 10.让我们敲起鼓,唱起歌,感受歌声与鼓声的交相辉映。 二、介绍名族管弦乐队: 1.对呀,就是这么美妙的歌声与鼓声,飘荡在瑶族美丽的山水间,令人向往。这也吸引了作曲家们,作曲家刘铁山和茅沅就以瑶族长鼓舞曲的曲调和长鼓舞的典型节奏为素材,创作了民族管弦乐曲《瑶族舞曲》,形象而生动地表现了瑶族人民在喜庆丰收和欢度节日的歌舞场面。 出示课题。 2.说到民族管弦乐队,它的种类有很多,你知道有哪些? 学生根据图例说一说。 出示乐队图谱。 3.一般的民族管弦乐队分成四大类,弦乐器组、弹拨乐器组、吹管乐器组、打击乐器组,表现力相当丰富。同学们刚才说到的乐器属于它的什么乐器组呢? 出示乐队分类图片。 三、引子部分: 1.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瑶寨,仔细听,音乐带给你什么感受?宁静的 欣赏乐曲引子部分。 2.音乐仿佛让我们看到了月夜下的瑶寨宁静而祥和,那你有没有在音乐中听到鼓声呢?仿佛什么声音响起来了?有。 出示旋律。 3.乐队低音乐器组的中阮、大阮、大胡、低胡模仿了这样的节奏。 老师在琴上弹奏,大家一起模仿。 4.配合手势动起来,模仿一下这厚实的鼓声,再有点弹性,2遍。 四、第一部分 1.请大家仔细聆听瑶族长鼓舞的第一部分,有没有听到熟悉的旋律? 2.和刚才大家一起唱的瑶族长鼓舞曲很相似,这一段相对独立完整的旋律就是乐曲的主题一。 3.有没有听到音乐的继续发展与变化呢? 听到:老师哼唱,也相对独立完整,这就是第二主题部分。 4.原来,瑶族舞曲第一部分由主题一和主题二构成, 五、第一部分———主题一: 1.下面就让我们走进主题一,主题一完整重复了几次?它的主奏乐器是什么呢? 出示乐谱。 让我们仔细聆听,你可以用手指示意我出现了几次? 2.边听边和学生探讨,主奏乐器是什么? 3.学生探讨得出结论: 出示乐器与分组。 第一次:拉弦乐器(高胡)主奏 第二次:吹管乐器主奏 第三次:弹拨乐器主奏 4.我们班的同学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真好! 主题每次出现,它的主奏乐器都有了变化。音乐的情绪也由幽静、婉转逐渐怎样了? 热情、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