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40847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导学案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36次 大小:255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导学案
  • cover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导学案 备注人:王桂芳 时间:2013.4.15 【学习目标】  1、学会七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 4.能读懂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5、学习“卖火柴”这部分内容,初步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 【学习重点难点】 初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 2. 能读懂第一段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习案】 【学法指导】 1.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必须注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读,感悟小女孩生活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同情。 2.鼓励学生就有关句子提出自己的疑问,之后组织学生联系上下文深入讨论,交流各自的理解和体会,体会到句子的言外之意和其中饱含的作者的感情。、 【课时】第一课时 【预习自测】 文学常识:【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安徒生,丹麦人,一生写过168篇童话,被誉为“童话之王”。他出生于贫苦的鞋匠家庭,从小受尽颠沛流离之若,整个童年十分不幸和寂寞,因此他的童话中的主要人物都是一些不幸的受欺侮的穷人。 2、创作背景:1846年,安徒生到国外去旅行。在途中收到了一封朋友的来信,要求他按照信中寄来的三张画片写一篇故事。其中一张画片上,画的是一个穷苦的小女孩,金黄的长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她手里拿着许多火柴,瞪大了一双可怜的眼睛,好像在想些什么。安徒生看着这张画片,双眼渐渐湿润了。他想起了自己的妈妈。妈妈小时候要过饭,有一次要饭时,实在走不动了,竟然昏倒在路上。他又想起了在童年时代惟一疼爱他的奶奶。爸爸去世以后,妈妈改嫁了,他只好和奶奶相依为命。每到傍晚,他坐在墙角里,蜷着腿缩成一团,盼望着讨饭的奶奶快些回来。慈祥的奶奶一回家,便把他搂在怀里,给他带来温暖,为他解除饥饿。他还想起了在丹麦封建王朝统治下,千千万万穷苦的儿童……想着、想着,他情不自禁地摊开稿纸,以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对广大穷苦儿童的同情,以及对统治阶级的憎恨,奋笔疾书,写出了《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优美动人的童话。 3.安徒生的创作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童话多充满绮丽的幻想、乐观的精神,体现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特点。代表作有《打火匣》、《小意达的花儿》、《拇指姑娘》、《海的女儿》、《野天鹅》、《丑小鸭》等。中期童话,幻想成分减弱,现实成分相对增强。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了缺乏信心的忧郁情绪。 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影子》、《一滴水》、《母亲的故事》、《演木偶戏的人》等。晚期童话比中期更加面对现实,着力描写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揭露社会生活的阴冷、黑暗和人间的不平。作品基调低沉。代表作有《柳树下的梦》、《她是一个废物》、《单身汉的睡帽》、《幸运的宝贝儿》等。 二.基础训练: 我会读;乖巧、围裙、硬币、裂缝,橱窗,圣诞树 2、我知道:1.《卖火柴的小女孩》是 (国家)作家 (谁)写的,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 的故事。 3、小女孩一共擦燃了_____次火柴,分别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不懂:把在预习中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 【合作探究案】 1.初读感知,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1—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引起你注意的句子,并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3.课文哪些词句具体写出小女孩很可怜?用“____”划出有关语句。, 4.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出了小女孩的可怜的?对比我们和小女孩的生活说一说。 5. 我会写:以“可怜的小女孩”作为一段话的开头或结尾,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来写一段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