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427376

苏少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 第六单元 牧童之歌 教案

日期:2025-09-1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3次 大小:184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苏少版,三年级,上册,音乐,第六,单元
  • cover
三年级上册《牧童之歌》 教材分析: 《牧童之歌》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欢快活泼的新疆哈萨克族民歌,展现了牧童在辽阔美丽的草原放牧时的音乐形象以及喜悦心情。 教学目标: 学生能用清晰明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通过学唱,能够完成歌曲的双声部合唱。 教学重点: 学生能用清晰明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通过学唱,能够完成歌曲的双声部合唱。 一:导入 (情境) 1、介绍新疆:在我国西北部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新疆,那儿有连绵起伏的天山,水草丰美的牧场,处处是草儿青青,牛羊肥壮,牧民们勤劳勇敢,能歌善舞。 (图片背景音乐伴奏) 2、你听马小牧童骑着马儿来欢迎我们啦!马儿跑的多有节奏啊! 师念:||: X X X . X | X X X . X :|| Da …… a 念节奏 b 图谱出示(马蹄印+扬鞭) c 小牧童还送上欢迎词:骑上 骏.马 扬起 鞭 美丽 草.原 来相 见 师:小朋友们表现的真棒!让我们感受到草原上牧民们放牧时的欢乐场景。 二:歌曲教学 小牧童不仅马儿骑得好,歌也唱得很不错,听此刻小牧童的心情怎么样?(开心、高兴、自豪、神气) 让我们看到了自信阳光的他在草原上策马扬鞭。 2、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学唱的新疆民歌《牧童之歌》 3、让我们再一次感受歌曲,考虑一下歌曲有几个乐句? 生:4个乐句 a、师: 小牧童想邀请你们一起来唱唱这四个乐句,哪一句是你熟悉的,有什么特点? 生:附点节奏或4小节节奏是一样的 师:是呀,作曲家用了4个连续的附点节奏,旋律创作上用了三度模进下行的手法把小牧童骑马扬鞭的情景表现的淋漓尽致。 b、 其他旋律乐句 (解决大跳) 风吹的地方,2个6(一低一高)作曲家采用了八度大跳的音乐创作手法,请大家注意方法,气息支撑住的发声,腰部用力。 整首歌曲中最后结束在哪个音符上? 生:(6) 师小结:结束音在6上,音乐中称为小调歌曲,曲调婉转、悠扬。 (全曲中用的最多的也是613这三个音) c、再次跟琴完整哼唱旋律 3、让我们加入到小牧童的歌声中,感受他那愉快、悠闲、自在的放牧生活吧!(唱词) ①跟琴慢唱(师纠错) ②歌曲处理 (“红太阳从天山,慢慢的爬上”突出“慢” “风吹绿草草儿把头扬”优美一些 “骑上骏马扬起鞭,赶上牛羊下河滩”欢快的情绪 “歌呀”断音记号 “心花开放”突然加速) ③完整唱(跟琴再跟伴奏) ④轮唱(师和范唱合作+生和范唱合作+生生合作) 三:双声部教学 第二声部《放牧歌》教学 (1)播放范唱,教师加入第二声部的演唱和双响筒的伴奏。 (6316赶上牛羊)以小调主音6的三和弦613构成的一个简单二部和声,我们先在钢琴上找找这三个音的音高位置。 (2)师带生跟范唱合作--《放牧歌》 四:完整演绎歌曲 营造一首完整的《牧童之歌》 (1)在美丽、宽广无垠的大草原上小牧童骑着马儿奔跑过来咯。。。 (歌曲开始和结束分别加上越来越近的马蹄声和越来越远的马蹄声。)(2)(齐唱+二声部)+轮唱 师总结:同学们今天的表现真棒,我们通过不同的音乐形式学唱了这首《牧童之歌》,这就是音乐的美妙之处,今天的音乐之旅就要结束了,期待我们的下次相聚吧!下课!同学们再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