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曲《牧童之歌》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演唱《牧童之歌》,了解牧童的生活。 2、能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并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演活动。 重点难点 重点:《牧童之歌》中的连续的附点的演唱。 难点:能创造性地表现歌曲《牧童之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感受生活 1、师:欢迎同学们进入愉快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副图片,你们看看图中有些什么? 生:我看到了大草原…… 2、老师给同学们唱首歌曲,听完告诉大家草原上的这座高山叫什么?你还听到了什么? 3、介绍天山 师:天山是一座著名的雪山,四周群山环抱,绿草如茵。天山的雪融化成为甘甜的水流向山下的草原,抚育了草原上的牧民。草原一望无际,马儿、牛儿、羊儿在快乐的奔跑着。 4、师:有一位小牧童说要带我们骑上骏马,赶上牛羊,去领略一下大草原那美丽的自然风光。(出示附点地方单独训练) 5、加上动作和歌词练习附点节奏。 三、歌曲教学 1、让我们跟着牧童欢快的歌声用“啦”来哼唱歌曲的旋律。 2、请同学们在歌谱中找一找刚才我们表现的马蹄声的节奏在哪里? 3、同学们找的真仔细,让我们把旋律连起来,轻声的跟着伴奏音乐唱一唱歌谱。 (播放《牧童之歌》伴奏乐) 4、让我们跟随着小牧童一起去感受他们幸福的放牧生活吧。今天,我们学习的课题就叫《牧童之歌》。(出示课题)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5、朗读歌词 (多媒体展示歌词)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正确,下面听听老师是怎样朗读歌词的。教师带领学生有感情地有节奏的齐读一遍。 6、从刚才的朗读中,你感受到了小牧童怎样的心情? 7、轻声哼唱歌曲。 师:歌谱我们刚才已经学过了,现在能不能跟着老师的琴声把歌词放进去唱一唱呢?一起来试试吧。 (琴伴奏慢) 8、把歌曲连贯起来整体演唱。 9、师:唱得真不错,不过老师觉得你们还没有把小牧童骑在马背上放牧时高兴的心情完全体现出来,跟老师来唱一唱这两句!注意第二句的由弱到强,由强到弱(跟唱) 10、处理歌曲的情感。(第一句要唱的轻柔、稍慢;第二句要唱的活泼、欢快;第三句要带着愉快的心情去唱。) 1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已经感受到了小牧童放牧时高兴的心情,让我们再次尽情地唱一唱这首歌吧!(放伴奏录音演唱)21· 四、拓展表现 1、歌曲伴奏 师:天山的小牧童骑的是马,我们学过的哪种乐器可以模仿马蹄的声音?(学生选择乐器双响筒) 师:(找学生试敲)敲得怎么样?再加入新疆的手鼓拍一拍。 师:下面的同学分组分别表现双响筒和手鼓的节奏。 2、舞一舞 师:让我们用最热烈的方式,跟着小牧童欢乐的歌声跳起来,第一遍先看老师示范动作,第二遍大家一起来。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新疆歌曲,感受到了新疆民歌的音乐风格,天山的美景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享受,让我们在愉快的音乐声中结束今天的新课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