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顽皮的小杜鹃 【教学内容】 唱《顽皮的小杜鹃》 听《森林狂想曲》 【教学目标】 1、 在聆听、比较、模仿、体验的过程中欣赏乐曲、学唱歌曲、掌握技能;运用创设情景、体态感知、自主学习与合作表演等方法表演歌曲《顽皮的小杜鹃》。 2、 认识并初步掌握顿音记号,能用轻快活泼的情绪和整齐明亮的声音有感情演唱歌曲《顽皮的小杜鹃》。 【教学重点】 学习用轻巧、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作品中的音乐形象。 【教学难点】 学习顿音唱法,并能用力度的对比表现歌曲中杜鹃“咕咕”的歌唱声。 【教学准备】 钢琴 【教学过程】 一、律动导入 1、师生随着音乐跳一跳《七个小兄弟》。 2、小结导入:有了1、2、3、4、5、6、7,音乐王国里就会传出优美动听的旋律,今天小兄弟中有两位来到了音乐课堂,听听他们是谁? 二、模唱音符5和3 1、教师弹钢琴,准确模唱。 2、加入柯尔文手势模唱。 3、师生接龙模唱: 第一遍,教师清唱《顽皮的小杜鹃》旋律,学生按老师卡片提示在每个乐句尾接龙唱“5、3”。 第二遍,播放《顽皮的小杜鹃》音乐伴奏,教师哼唱歌曲旋律,学生按老师卡片提示在每个乐句尾接龙唱“5、3”。 三、模唱布谷鸟的叫声 1、播放视频,引出布谷鸟的叫声。 2、配上音符5和3,模仿布谷鸟的叫声“咕咕”。 3、加入顿音记号,唱的跳跃有弹性。 4、师生接龙唱: 播放《顽皮的小杜鹃》音乐伴奏,教师哼唱歌曲,学生按老师卡片提示在每个乐句尾接龙唱“咕咕”。 5、游戏 学做顽皮的小杜鹃,把自己藏在凳子后面,当唱到“咕咕”的时候,就探出小脑袋。 四、学唱歌曲 1、揭示歌曲名字《顽皮的小杜鹃》。 2、教师弹琴模唱歌谱。 3、分析歌谱: 歌曲可以分成几句?有没有相同的旋律? 4、师生接龙唱歌谱。 5、完整聆听歌曲。 6、按节奏朗读第一段歌词。 7、学唱歌曲第一段。 8、学唱歌曲第二段。 9、完整学唱。 10、歌表演: 请一组小朋友扮演歌曲中的小主人公“我”演唱,另外一组小朋友扮成可爱的小杜鹃,躲在大树伯伯的后面,听到杜鹃的歌声就把我们的小脑袋探出来唱一唱“咕咕”,(可以把我们的凳子当作大树或者一些小朋友扮作大树)。 五、欣赏《森林狂想曲》 顽皮的小杜鹃向远方飞去,飞到了大森林里,在那里它遇见了许多小动物,开心极了,“咕咕咕咕”热情地打着招呼,让我们也去大森林里走一走吧。 1、播放乐曲《森林狂想曲》。 2、引导学生选择一种动物,在每个乐句尾模仿它们的叫声,让大森林里充满欢声笑语。 六、德育教育 对学生进行有关的环保教育。听一听朋友的烦恼:出示森林破坏、人类捕杀鸟类等图片。 提问:你想对小鸟说什么?我们能为鸟类做些什么?引导、鼓励学生大胆积极地发言,谈谈自己对小鸟的喜爱,保证不伤害小鸟,要保护小鸟的家等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