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611289

第1课 走进艺术博物馆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5-09-21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228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课,走进,艺术,博物馆,教案,格式
  • cover
八年级美术学科荔湾 03-3101 资源包 《走进艺术博物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鉴赏课的内核之一就是要求学生能对已美术作品、美术观点和美术人有自身理性的总结 与判断,培养其独立思考、获得感悟、提出观点的独立鉴赏力。因此在我看来课本的文字部 分更多是起到一个发起性和启发性的作用,希望同学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教学对象分析】 初二的学生对于“参观博物馆”这种经历层次不齐,所以在 14 周岁这个年龄段,不论有没有去过艺术博物馆参观———去过的,通过这堂课能升级参观的方式方法,使之更加科学 化;没去过的,正好通过本课了解参观艺术博物馆的大致概况,从而有备而来地迎接自我首 次观展体验,使其调整到最佳状态。 在整个初一年级的美术课程素养训练后,也应该在初二的“开门课”中,体验一把全新 阶段的艺术观感。 【教学目标】 1、图像识读:利用 APP 给不同类型的平面艺术作品搭配适宜的外框。 2、美术表现:学生能够通过观察艺术作品,能准确给其适配出适宜的外框且懂得搭配在适 宜的场景当中。 3、审美态度:不仅仅懂得创造美,更要懂得展示美。 4、创新能力:VR 形式云浏览以及 PNG 形式进行适配操作。 5、文化理解:了解艺术博物馆,除了了解其内在的艺术作品之外,如何更好地展现艺术作品,其周边的“策展措施”也同样不能被忽略,这样才能完整地呈现艺术美育,从而从自我 的作品做起,从身边的校园艺术角做起。 【教学重点】 1、 参观博物馆的注意事项。 2、 如何利用手机 APP 给艺术作品添加外框。 3、 美术馆的导展资料的各项功能。 【教学难点】 1、如何给不同作品搭配外框。 2、如何给艺术作品搭配合适的场景氛围 【教学方法】 讲授法、类比法、多媒体教学辅助。 【教学进度】 初二年级的“开门课”,当然要一炮而红! 【教学策略设计】 1、 用 VR 形式游览博物馆。 2、 引入手机 APP 解决重难点。 3、 利用 PNG 格式的图片结合 PPT 做好课堂习题 4、 讲故事升华本课主题并拓展延伸。 【课程类型】综合探讨性 【教学用具】 PPT,常态教学用具,教师自备相关素材、油画两张、油性笔、画板画架画纸 【教学流程图】 主要过程和 方法 (纲列) 环节说明 使用时间 活动主体 VR 参观中外代表性的艺术博物馆 3 分钟 视频/学生 参观博物馆的注意事项 2 分钟 教师 给画面装裱外框,学习“装裱大师” APP 3 分钟 视频/学生 给不同作品搭配外框 5 分钟 教师/学生 给艺术作品搭配合适的场景氛围 4 分钟 教师/学生 介绍美术馆的导展资料 3 分钟 教师 艺术博物馆的成立小故事 3 分钟 教师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环节设计意图 导入阶段 亮点:开启 VR 模式, 带领大家分别参加故宫与罗浮宫 猜字、思考、答问 新潮的模式开启熟悉的话题, 给课堂气氛热场。 展开阶段 1、参观博物馆的注意事项,知晓并分析特殊的标识符号 思考、 答问 课本中的重要知识阐述篇幅, 既是知识的学习也是常识的累积, 更是意识与素养的提升。 2、重点/亮点:博物馆的六大功能中的 “展示与成列”,重点介绍如何给画面装裱外框,学习“装裱大师”APP,教师播放微视频。 观看视频并思考 将新潮的 APP 植入课堂,植入知识点,更有利于重难点的破解。 3、难点:给不同作品搭配外框 课堂习题, 思考答问。 实用性非常强的知识点,不同种类风格的艺术作品都能涵盖。 4、难点:给艺术作品搭配合适的场景氛围 课堂习题, 思考答问。 是上一个知识点的延伸,这样才能让学生具备立体式的审美观感。 5、介绍美术馆的导展资料 观察并 记录 书本的又一重大知识点篇幅, 而且也是生活中学生观展容易忽 略的一个环节。 延伸阶段 ( 结 束 阶段) 艺术博物馆的成立小故事:兼具人文建筑与艺术藏品的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