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瓜恰恰恰 教学目标 : 1. 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风格,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木瓜恰恰恰》,培养学生热情开朗的性格。 2. 会唱弱起小节。 3.能够自主投入到音乐活动中,了化解印尼的相关文以及“叫卖歌”的形式。 教学重点: 感受印尼音乐的风格,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学难点: 会唱弱起小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3) 师:老师给同学们做一个表演,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我表演的是什么内容。 (老师表演) 师:老师的小节目表演完了,谁来,老师表演的是什么内容?(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老师是不是在一边唱歌一边叫卖手中的报纸啊?假如你是一名小报童,你会怎么样叫卖你手中的报纸呢?谁来叫卖一声?(学生回答)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棒,我们一起来吆喝吆喝卖报纸好不好?听老师,唉,卖报纸来,今天的新闻真正好来。(学生吆喝)快乐的小报童们,咱们唱一唱咱们的卖报歌好么? 二.学习歌曲 1.师:同学们的歌声真好听,你们知道么像我们刚才这种流传在民间,以唱歌的方式来叫卖的歌曲叫作叫卖歌,一起来读一读,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叫卖歌《木瓜恰恰恰》 ,请同学们仔细听一听,这首歌曲哪最有特点。 师:歌曲听完了,谁来告诉老师歌曲的什么地方最有特点?(恰恰恰) 师:你的音乐感觉真棒,是不是恰恰恰最有特点啊,其实不光歌曲里唱到的恰恰恰有特点,就连歌曲的题目就很有特点,叫什么?来听老师说《木瓜/恰恰恰》,老师在说恰恰恰的时候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欢快的 有高有低 有弹性的”)(学生跟随老师说一遍《木瓜恰恰恰》) 师:同学们再听老师说的“木瓜 ”和“恰恰恰”声音上有什么区别?(木瓜声音重,恰恰恰声音轻) (学生跟随老师说两遍《木瓜恰恰恰》) 2.师:我们随着音乐来唱一唱轻快活泼的“恰恰恰”。(播放音乐,学生只唱恰恰恰) 师:说到恰恰恰,我们想到了最早的恰恰舞,你们知道恰恰舞起源于哪个国家吗?老师来告诉你,恰恰舞最早起源于古巴,舞步最初的形态是描写企鹅摇摆走路的样子,节奏非常的紧凑,来同学们,起立,我们也来学几个恰恰舞的动作。(学习抖肩扭屁股两个动作) 师:接下来老师来唱歌曲,你们来唱恰恰恰的部分,要加上动作。(带领学生边做动作边唱恰恰恰),你们表演得真棒,请坐。 3.师:同学们,《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的叫卖歌,你了解印度尼西亚吗?下面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印度尼西亚,领略一下那里的异域风情。 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被称为“千岛之国”,因为那里的火山非常活跃,又被称为“火山之国”,巴黎岛是印度尼西亚最有名的旅游胜地,这里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来观光旅游,它不仅风景优美,景色怡人,还盛产许多水果。 想不想吃啊,老师也都馋得流口水了。同学们我们再来听一听歌曲里唱到了哪些水果。 (出示歌谱) 谁来告诉老师都唱到了哪些水果?(学生回答) 这些水果我们大部分都吃过或者见过,有没有没见过的 4.师:现在我们就是印度尼西亚的水果商,我们来介绍介绍这些水果好不好?先听听老师是怎么介绍这些水果的。(教师按节奏念第一段歌词) 老师把哪些字重读了?为什么这样读呢?我们来看一看,这是一首四拍子的歌曲,还记得它的强弱规律吗?老师重读的这些音都是在每一小节的第一拍,也就是强拍,读的时候要重一点。我们再来看第一小节,第一小节是弱起小节,它是在第四拍起拍的,读的时候要注意强弱对比。 按节奏念歌词,教师纠正强弱对比。 随伴奏念歌词,教师纠正强弱对比。 城里人都争着来选购因为什么啊,看看第二段歌词,按节奏练习第二段歌词。 5.同学们,我们刚才学的歌曲是以什么方式来叫卖的?(唱歌)我们来唱着向顾客介绍一下水果好不好?(随钢琴伴奏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