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625115

苏少版 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 树叶儿飘飘

日期:2025-09-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0次 大小:281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少版,三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四
  • cover
音乐教学设计: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歌曲《树叶儿飘飘》 [课题(学科和年级)] 音乐:三年级第四单元歌曲《树叶儿飘飘》 [教材简解] 这首歌曲调优美,拟人化的歌词充满童趣。前四节写景,描述树叶飘飘的情景。歌词用拟人化手法寄情于燕子、蚂蚁和小鱼。曲调以切分节奏描绘“飘飘”动态。用模进表现荡高后飘落,然后节奏均匀地盘旋运动,归于主音。插入的“噢!噢”在高音区的属音上,孩子聪明的领悟引出因好奇产生的潜在疑问的回答。后五小节的旋律是从前面四小节变化出来的,赞美树叶有情。开始两小节的变化是前紧缩后放宽,后几节摘取前面的片段材料123- -︱561- -‖,又添上一个532- -︱增加起伏,将两小节扩展为三小节,一唱三叹地表现树爷爷奉献于人类的深情与温暖。 [目标预设] 1、通过想象树叶飘落的美感,突出树叶有情和秋天的美丽。 2、复习歌曲《小树叶》,学唱歌曲《树叶儿飘飘》,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参与对歌曲的创造、表现和体验,在“视、听、想、唱、动”等综合活动中感受秋天的美丽。 3、让学生初步掌握和认识全音符。 [重点、难点] 1、唱准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切分音“5 3.”、“3 2.”、以及歌曲中跳进“3 5”、“1 5”、“2 5”、“5 5”,唱足、唱满附点二分音符的三拍。 2、在“视、听、想、动”的综合活动中体验树叶的有情,并用唱动结合的方式表现。 [设计理念] 1、能用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参与对歌曲的创造、表现和体验,在“视、听、想、唱、动”等综合活动中感受秋天的美丽。 [设计思路] 2013年4月我参加了在镇江市南徐小学举行的江苏省《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苏少版小学音乐教材培训暨首届小学“音乐名师课堂-通感体验”专题活动。通过学习让我接触到了“通感”这个概念,知道了“通感”作为人的心理经验,常常体现在文学、音乐、美术等方面的创作和欣赏活动中。由此我想到了音乐,想到了音乐教学艺术与丰富多彩世界之间的沟通。 本教学设计试图就音乐与其它学科之间的艺术通感,运用到音乐教学实践中。首先,与美术结合开启情感心扉 :音乐和美术分属两个不同艺术门类,通过悠扬的旋律、美好的画面可以净化学生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让他们感受真善美的人生真谛。其次,再与文学合璧升华心灵境界音乐用声音抒发情感,愉悦人们的生活,使之丰富多彩;文学用文字触及人们的心灵,陶冶情操,使其脱胎换骨。 本教学设计是音乐、语文、美术老师一起集体备课,三学科在秋季的一系列的综合活动,课程运用如下:三下音乐第五单元的歌曲《树叶儿飘飘》,三下语文第二单元《北大荒的秋天》,三下美术第五课《画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发学生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一起来做个填字游戏吧,请看视频:一□知秋 秋色□□ 秋□气□……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本节的教学创设良好的开端。] 师:你们知道这几个成语都是描写什么季节的吗?(秋天)。对,都是描写秋天的。你是怎么这么快就填写准确的呢?(课文《北大荒的秋天》) 视频课文《北大荒的秋天》一二两段,引导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结合学生已学的课文,引起学生的共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律动: [过渡语]:你听,那随风飞舞的树叶在和我们说悄悄话呢? 1、复习歌曲《小树叶》,问:小树叶它说了什么话?它的心情有变化吗?谁来学学? 2、学生说一说或唱一唱,注意唱出两段中小树叶的情绪变化。 3、律动:随着音乐来表现风中的小树叶,注意两段中小树叶情绪的变化。(动画:飘落的小树叶) 画外音乐:起风了,小树叶开始飘落了,风大了,小树叶在空中随风飘舞,风小了,小树叶随风飘落到地面。(背景音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