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第四单元 采山谣 第 1 课时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学唱《树叶儿飘飘》这首歌,能拥优美、动听的歌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参与对歌曲的创造、表现和体验,在“视、听、想、唱、动”等综合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的美丽。2、引导学生在聆听中感受、在生活中表现、在创编中发展。3、让学生初步掌握和认识全音符。 教 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用抒情的美好的声音表现喜爱秋天的心情。难点:结合美术来表达秋天的喜爱。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VCD碟片,录音机及磁带,准备三片“树叶”、燕子、蚂蚁、小鱼头饰。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师生活动 优化与改进 1乐、激发兴趣。234 一、感受音1、(事先安排一位会拉二胡的同学演奏一段音乐。用形象、直观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放一段二胡独奏曲。)师:你们知道他演奏的是什么乐器吗?简单介绍二胡的构造、性能,并模仿二胡演奏姿势。2、播放二胡独奏曲《八月桂花遍地开》。师: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内容?什么情绪?(让学生通过视、听、讨论,加深对作品的感受。)3、再次播放乐曲,师:请同学们听着音乐,哼唱旋律,还可以模仿二胡的演奏姿势。4、第三次播放乐曲,教师带领学生走秧歌步(用动作表现乐曲所表达的情绪)。二、情景创设,激活思维。师:这首乐曲描绘的是什么季节?你们眼里的秋天是什么样子的?(学生思考后回答)出示画面:树叶飘动的情景。师:树叶儿飘呀飘,荡到了天空。你们猜猜,谁会看见它?聆听鸟儿飞翔的音乐(培养学生音乐听辨能力和感受能力)。请一位同学上台模仿燕子飞舞的动作,教师弹奏音乐,学生律动。师:(有感情地)树叶儿飘飘,荡到天空,燕子看见了,衔在嘴中(以此类推,分别聆听蚂蚁、小鱼的音乐,请同学们模仿蚂蚁和小鱼的动作,师生采用不同形式朗诵歌词。)师:你们能不能设想一下,他们看见飘落的树叶后会做些什么(设置悬念,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师:那么他们究竟会做什么?学生聆听教师范唱后各抒所见。三、参与学习,寓教于乐。(1)出示歌词:教师再次范唱,让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用“心”来演唱。(2)练习重、难点:切分音、跳进、结合歌曲结束部分,认识全音符。(3)鼓励学生跟琴轻声模唱,要求音唱准,咬字清楚。(4)分角色进行配乐朗诵歌词。(5)采用多种形式(师生合作,分组、分角色)演唱,熟悉歌曲,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四、情感表达,体验乐趣。(1)教师准备树叶道具,供学生使用,分组按角色进行情境表演(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创作、表演,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2)各组汇报,互相评析。(3)布置家庭作业。师:在美丽的秋天里,你最喜欢的是什么?是果园里的水果?动物园里的动物?公园里的花朵?等等。请同学们把喜欢的东西画在书上“露一手”下面的空白处,下节课给大家说一说。另外,希望同学们利用双休日到公园里,到郊外寻找一些树叶,经过自己剪贴,制作一幅精美的艺术作品,为它选一段音乐,或配几句歌词好吗?请下次带到到课堂上大家一起欣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