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西里西》教案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阿西里西》,要求学生能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要求学生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游戏活动,激发音乐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的音乐作出评价。 3、通过对彝族民俗,歌舞的了解,培养学生对彝族文化,歌舞的喜爱。能根据歌曲情绪做几个彝族舞蹈动作。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阿西里西》,能用欢快的情绪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结合歌曲有秩序地进行舞蹈和伴奏创编。 教学过程: 一、导入:彝族风景 1、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看。 2、师:你看到了什么美景?就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住着一群可爱的人们,他们来自我们少数民族之一彝族。 观察房子有什么特点?(课件展示土掌房图片)这有着平平方方的屋顶的土掌房就是彝族人温暖的家。 用Rap的说唱形式表达赞美之情。 【设计意图:开头用图片的形式把学生带入彝族,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用rap的形式把学生的学习气氛带动起来,也为最后整体的呈现做铺垫】 师:我们热情的赞美声把彝族小阿妹吸引过来了。学唱呼唤乐句“阿西里西”。 用最优美的声音回应一小阿妹。 师:听到我们回应小阿妹很高兴,她又唱起来 随老师指挥速度变化,和彝族的小阿妹对山歌。 【设计意图:用对山歌的形式,让学生学唱旋律,并指导学生的声音,为新歌学唱起到引子的作用。】 新课教唱: “善舞” 1、受邀参加火把节,观察老师怎么跳的,逐步邀请同学们加入进来。 3、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常常用欢快的舞蹈跳出他们喜悦的心情。 4、师:刚才我们跳了几种舞步?生:两种。师:哪种舞步更欢快热情?生:···谁能把舞步的节奏拍出来? titititi | titititi | ta ta | ta ta | 师:像这样前面紧凑,后面疏松的节奏我们给它一个名称,叫前紧后松。让我们用脚轻轻的踩出他们欢快的舞步。 师:听,彝族小阿妹还唱起来了 彝族小朋友还用彝语表达她们欢快心情。让我们也来唱一唱 6、跟着音乐完整跳一跳。 “能歌” 揭题。师:彝族小伙伴们在火把节上常常这样载歌载舞,放声歌唱。还经常会唱起一首彝族的民歌《阿西里西》。现在让我们来听听。 唱歌的人们心情怎样? 师生接龙1:生唱已学会的,师唱未学的。 师生接龙2:找一找旋律有什么特点? 学习歌曲最后一句旋律: 画一画旋律线 6、完整演唱乐谱。 7、唱第一段段歌词。 8、快快活活用彝语说就是“丘都拉迪”,把第二段歌词加进去唱一唱。 9、加速演唱。 10、加入“嘿”。看,彝族人高举着火把来了,当老师举起火把的时候请你发出热情的呼喊声。 【设计意图:用板书的形式,一步步把各个环节呈现出来,让学生了解彝族人的能歌善舞,勤劳淳朴。】 简单的二部合唱 1、寻找旋律骨干音。歌曲中5个音出现最多的是哪3个音呢?生:612。 2、老师用钢片琴示范演奏这三个音编配的伴奏 3、学唱伴奏旋律。 4、请一个同学上来学习演奏,指导双音。 5、加上彝族语言唱一唱 6、让我们跟彝族小伙伴一起配合演唱。 三、拓展、小结 1、彝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淳朴勤劳,他们都有双灵巧的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2、用欢快的节奏热情的赞颂。(rap) 3、师: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彝族风光,学习了彝族的民歌和舞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先是收到了小阿妹的召唤,来到美丽的彝族,一起赞颂,举着火把唱起来,钢片琴的伴唱,最后再次热情的赞颂。让我们把这些完整的连起来演绎一下。 4、师:彝族的山水,彝族的村寨,彝族的火把,彝族的歌舞……,组成了具有彝族特色的“阿西里西”文化。现代版的《阿西里西》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在歌声中一起唱起来跳起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