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小 歌 词 大 作 文 美 好 01 歌词里的美好 02 歌词里的故事 03 小歌词,大作文 CONTENTS 目录 04 歌词里的修辞美 Part 01 歌词里的美好 一盏离愁孤灯伫立在窗口 ———《东风破》周杰伦(方文山) 翻过岁月不同侧脸,措不及防闯入你的笑颜。 ———《起风了》吴青峰(米果) 因为刚好遇见你,留下十年的期许。 ———《刚好遇见你》李玉刚(高进) 窗外的星空像你,嬉笑不眠。 ———《九份的咖啡店》陈绮贞 最不能忘却并非流年,而是回眸的云烟。 ———《致青春》王菲(李樯) 总会让街头某个相似背影,惹得忍不住伤心。 ———《我又想起你》江美琪(姚谦) 雨纷纷,旧故里草木深。我听闻,你始终一个人。斑驳的城门盘踞着老树根,石板上回荡的是再等。 ———《烟花易冷》周杰伦(方文山) 洛阳城旁的老树根,像回忆般延伸。你问,经过 是谁的心跳声。 ———《醉赤壁》林俊杰(方文山) Part 02 歌词里的修辞美 1、“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感恩的心》 2、“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天路》 这两句歌词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例1:把“我”比作“尘土”,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而且有比喻词"像",属明喻。把“我”比作“尘土”,说明了自己的渺小。 例2:没有出现本体“青藏铁路”,直接出现喻体“巨龙”,这属于借喻。这个比喻贴切、生动。 【规范用语】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谁,什么样的)特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 3、“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七里香》 4、“看那一条长城万里,在云中穿梭。”———《大中国》 这两句歌词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例3:周杰伦歌曲中的歌词,麻雀是鸟,这里却用人的动作“多嘴”来拟写,充满了生活情趣。 例4:“穿梭”用来写无生命的长城,写出了长城的蜿蜒绵长。 【规范用语】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谁)赋与人的情感与性格来写,生动地描绘了(什么)特点或情态,表达了(谁,什么样的)(哪些)感情。 5、“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母亲》 6、“谁娶了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谁把你的长发盘起,谁为你做的嫁衣?”———《同桌的你》 这两句歌词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例5:把结构相同、语气一致、意思密切关联的4个句子排列起来,使语势得到增强,使母亲对孩子的爱得到一步步加深。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例6:同样也用了4个结构相同的句子来表达对同桌的怀念之情,也是排比。 【规范用语】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使文章的节奏感更强,气势更强烈,强调了(什么)内容,或突出了(什么)感情。 7、“来吧,来吧,来吧,多么逍遥,歌声悠扬,哦,深情荡漾。” ———《来吧》 8、“咱们老百姓呀,今儿个要高兴,咱们老百姓呀,今儿个要高兴,咱们那个老百姓,今儿个要高兴。”———《今儿个真高兴》 例7中的“来吧”和例8中的“咱们老百姓呀,今儿个要高兴”都属反复。 在歌词中用得最多的要数反复修辞格,因为反复具有突出思想、强调感情、加强节拍的表现效果。 【规范用语】采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了(什么)内容,强化了(什么)感情,增强感染力。 9、“泥巴裹满裤腿,汗水湿透衣背。”———《为了谁》 10、“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雾里看花》 这两句歌词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对偶是汉语所独有的辞格,从形式看,音节整齐匀称,韵律感强;从内容上看,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规范用语】采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抒发了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