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走进艺术博物馆 《奔马图》画于1941年的秋天,当时徐悲鸿为给抗战募捐,远赴马来西亚办画展,而国内的抗日战争正处于关键时期。二次长沙会战中我方一度失利,日寇占领了长沙,消息传至槟城,徐悲鸿心急如焚、彻夜难眠,于是趁着月色,饱蘸浓墨,一幅纵长326厘米、横宽112厘米的《奔马图》一气呵成。 公元前221~前210年间 铜车马 世界第八大奇迹 陕西 秦始皇陵兵马俑 汉墓壁画 东汉墓 铜车马仪杖 北京故宫博物院 《洛神赋图》 东晋 顾恺之 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现已失。现主要传世的是宋代摹本。 唐 张萱 《虢国夫人游春图》宋摹本 绢本 51.8×148cm 辽宁省博物馆 北宋 张泽端 《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 郎世宁 《乾隆皇帝大阅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 绢本,设色,纵332.5厘米,横232厘米 郎世宁(1688年—1766年),天主教耶稣会修士、画家,意大利米兰人。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来中国传教,随即入皇宫任宫廷画家,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中国从事绘画50多年,并参加了圆明园西洋楼的设计工作,为清代宫廷十大画家之一。 45厘米 34.5厘米 《铜奔马》 高 34.5厘米 长 45厘米 宽 13.1厘米 重 7.3千克 1983年被定为国家旅游标志 1996年被评为国宝级文物 甘肃省武威市雷台 甘肃省武威市雷台东汉墓葬 包括:武士17人,仆从28人,车舆14辆,牛1头,马39匹 1万多年前 法国 拉斯科洞窟壁画 距今约2200年 《秦兵马俑》形像塑造整体概括,又注意细节雕刻, 可谓“致广大、尽精微”。 希腊雅典国立博物馆 距今约2160年, 《一匹马和一个年轻骑士的铜像》,发现于北尤博亚艾蒿角附近的海域,这位年轻的骑手双腿夹紧战马,身姿前俯,神情专注,双眼注视前方,马的姿态非常逼真,马的骨骼和肌肉刻画的苍劲有力,前腿高高跃起,紧绷的肌肉和隐约可见的暴筋显得张力十足,整体给人一种奔腾的神韵。 《马踏匈奴》 西汉 公元前117年,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刻,简括雄浑、朴实明快。 距今约2100年 《照夜白》 唐 韩干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全图只画一匹骏马被拴在马桩上,但马儿显然不甘于如此的束缚,正怒目圆睁、昂首嘶鸣地挣扎着。特别是它那飘逸的鬃毛、耸立的双耳、扩张的鼻孔和正在抬起的前蹄,加剧了画面的紧张气息。画家以精细的线描勾勒出马的轮廓,以淡墨略施晕染,动感十足。 韩干曾说“我学习画马,马厩里的马都是我们老师” 《十六神骏图卷》 《昭陵六骏》这组石刻立于贞观十年(636年) ,是唐太宗陵墓北面祭坛东西两侧的六块骏马青石浮雕。在唐开国战争中,六匹战马先后为主人立下赫赫功劳。 《昭陵六骏图》金代画家赵霖从摹画唐太宗昭陵石刻而来。六马形象有的巍然屹立,有的延膊缓步,有的奋蹄疾驰,都画得凝重有力,颇具石刻风味。笔致劲健,肤色淳厚,使人追想六匹战马骋驰疆场的雄姿。 距今1000多年《唐三彩马》,静中有动,姿态各异,生动自然。 北宋 李公麟 五马图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纸本水墨 29.5cmx225cm 分五段描绘北宋元佑初年西域进献给皇帝的五匹名马。线条遒劲秀雅,淡墨晕染精妙,表现五匹毛色与状貌各不相同的马,或静止,或缓步向行。 苏轼在其《三马图赞并引》赞叹道:“龙眠胸中有千驷,不惟画肉兼画骨。” 距今约700年的元代画家赵孟頫于1296年创作的《人骑图》,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该图绘一乌帽朱衣人,骑马徐行。人物意态闲雅宁静,衣纹铁线描,骏马造型准确,笔墨工稳。图中那穿红袍的显贵,应是天子的象征,而骏马则是赵孟頫的自喻,表达了他愿为良主效劳的儒家济世思想。 1296《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