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792524

12 与朱元思书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10-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9461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朱元思,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 与朱思元书 基础过关 1.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 )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jī _____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yùn _____。蝉则千zhuàn _____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把加点字的读音填写在相应括号内。 (2)依照注音将汉字写在相应横线处。 (3)本文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_____。他的诗文自成一家,被称为“_____”,开创一代诗风。 2.《与朱元思书》中的“_____,_____”与《三峡》中的“_____,_____”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B.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天下独绝/沿溯阻绝 B.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 C.清荣峻茂/清流见底 D.有时见日/隐天蔽日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用骈文写成,文字千锤百炼,生动晓畅,句式整齐而有变化,读来很有韵味。 B.“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大处着笔,表现出富春江山水的整体气象。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富春江山水对治理国家大事之人的巨大魅力。 D.水的“缥碧”“直视无碍”“急”的特点表现了富春江水之“异”。 能力提升 6.比较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12分) [甲]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吴均《与朱元思书》) [乙] 仆去月谢病,还觅薜萝①。梅溪②之西,有石门山者,森壁争霞,孤峰限日③,幽岫④含云,深溪蓄翠,蝉吟鹤唳,水响猿啼,英英相杂,绵绵成韵。既素重⑤幽居,遂葺宇其上,幸富菊花,偏饶竹实⑥。山谷所资,于斯已办。仁智之乐,岂徒语哉! (吴均《与顾章书》) [注] ①还觅薜萝:意思是正准备隐居。薜、萝,都是植物名。屈原《楚辞》:“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罗。”后以此代指隐士的服饰。②梅溪:山名,在今浙江安吉境内。③限日:遮挡住阳光。④幽岫:幽深的山穴。⑤重:重视,看重。⑥竹实:又名竹米,状如小麦。隐士所食之物。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互相轩邈_____ ②窥谷忘反_____ ③蝉吟鹤唳_____ ④岂徒语哉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急湍甚箭,猛浪若奔。(2分) 译文:_____ ②山谷所资,于斯已办。(2分) 译文:_____ (3)[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化静为动”的手法,请找出这样的语句并简要分析其作用。(2分) 答:_____(4)这两篇山水小品文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答:_____7.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 游虎丘小记 李流芳 虎丘①,中秋游者尤盛。士女倾城而往,笙②歌笑语,填山沸林,终夜不绝。遂使丘壑化为酒场,秽杂可恨。 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以红粉笙歌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 尝秋夜与弱生坐钓月矶③,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④,及佛灯隐现林杪⑤而已。又今年春中,与无际⑥舍侄偕访仲和于此。夜半月出无人,相与趺坐⑦石台,不复饮酒,亦不复谈,以静意对之,觉悠然欲与清景俱往也。 生平过虎丘才两度,见虎丘本色耳。友人徐声远诗云:“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真知言哉! [注] ①虎丘:苏州名胜。②笙:一种乐器。③钓月矶:在虎丘山顶。矶,水边突出的大石。④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⑤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