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乡歌儿多 教学目标: 1、能用声断气连的演唱方法唱出《水乡歌儿多》欢快优美的音乐情趣。 2、能唱好歌曲的合唱部分,演唱歌曲带有情感。 教学重点: 1、激发学生对江南水乡的热爱之情。 2、能用声断气连的演唱方法唱出《水乡歌儿多》欢快、优美的音乐情趣。 3、唱好合唱部分。 教学难点: 通过准确地演唱歌曲中的节奏、装饰音、休止符等,有感情的表现歌曲情绪。 歌曲后半段的合唱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听赏北方民歌和江南民歌的对比,请同学们说说感想。 观看江南风光的图片,背景音乐是《水乡歌儿多》的伴奏音乐。同学们,图中的画面你们熟悉吗?(生交流,画面上有小桥、流水人们划着船在水面上劳动……这就是我们江南水乡的风光。) 师小结,这儿处处有清澈的小河,碧绿的湖水,勤劳的人们摇着桨、划着船在水里养鱼、养虾,种菱藕,这就是我们江南水乡。同学们,你们会划船吗? 2、律动:模仿划船的动作 3、跟着音乐做划船的动作,同学们,你们能跟着音乐划船吗?比比谁最合拍。 二、新课 1、导入:同学们,刚才我们跟的音乐是《水乡歌儿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歌曲。初听:边默声学唱边随老师律动,表现小船摇曳的动感,熟悉歌词、旋律。想想歌曲是几拍子的?情绪怎样? 板书3/8拍的强弱规律fpp,和基本节奏型xxx 2、复听:轻声学唱,思考歌曲的动感从哪儿来的?交流节奏和休止符。比较3/8xxx与3/8x x两种节奏的平稳程度。教师演唱,学生打拍子。感受x x和休止符所带来的动感。 3、三听,听师范唱,仔细听辨休止符的位置,休止符在乐句中间,具有一种推动的作用。并点出波音的演唱方法,指导学生唱前2个乐句,要声断气连,师带唱第一乐句,生独立试唱第二乐句。 4、听唱法学唱其余的乐句,引导学生发现后两句的关系:去掉衬词是重复的歌词,分析这两句的旋律走向,用直观形式呈现在黑板上。第一次旋律下行,好像在轻声吟唱,重复时旋律上行,表达一种更加热烈的情感,是音乐的高潮。 练唱后两个乐句。 5、下面我们带上歌词。注意摇曳的感觉和每个“哟罗喂”引领出的音乐情绪。 6、完整的演唱第一段歌词。 7、歌曲第二部分合唱,分声部学唱。 8、教师范唱旋律,学生开口默唱,小声跟唱,齐唱旋律,加入歌词演唱第一声部。 9、教师范唱旋律,学生开口默唱,小声跟唱,齐唱旋律,加入歌词演唱第二声部。 10、让学生试着合唱,老师带着低声部。 11、加入情感演唱歌曲,教师指出唱的不太好的地方。 12、最后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意境:踏上青石板,听着深沉的钟声,在烟雨的季节里走过那长长的街巷。不曾想过有红纸伞的飘过,只愿看那青苔遍满的墙根与光滑闪亮的石阶泛青的面庞。望一望天空,铅色的的大幕摇摇欲坠,风乍起吹落了雨滴,在一阵嘀嗒的节拍中古城该是怎样的宁静。凸起的屋檐,垂下的瓦当,让雨滴汇成一股清流从面前飘落。隔雨看雨,不知是雨的清洌刺激了久封的神经,还是那石墙天然的明丽,一切都变得纯净,这一切便有如远古的意蕴缠绵的让人不忍心望断。(中间加入小雨、中雨、大雨的声势动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