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826928

人教新课标A版选修2-2:1.1.3导数的几何意义 教学设计

日期:2025-11-25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1028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人教,新课标,选修,1.1.3,导数,几何
  • cover
课堂教学设计表 科目名称 数学 设计者 单位 (学校) 授课班级 1.1.3 .导数的几何意义 学时 1 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全日制教育课程标准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选修2-1第一章第1节的第3小节。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在学生学均变化率,瞬时变化率,及用极限定义导数基础上,进一步从几何意义的角度理解导数的含义与价值.过程和方法:运用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及研究函数曲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基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逼近的思想和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思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并体现这些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特征 学生喜欢探索,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对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 学习 目标描述 知识点编 号 学习目标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1.1.3-11.1.3-21.1.3-31.1.4-4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理解导数的定义,把握导数的几何意义的内涵。2、正确运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决实际问题。3、体会导数的几何意义解释函数变化的作用。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理解定义,抓住内涵“切线斜率”,联系实际生活经验深入理解定义,体会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方法。2、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知识运用,感受导数工具的好处。1、使学生初步感受导数的几何意义的好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2、让学生体验导数的作用,,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 项 目 内 容 解 决 措 施 教学重点 理解本节内容,体会导数的定义与几何意义之间的联系。 通过运动变化,极限思想的运用,联系生活实际,语言表达等方法理解“割线,切线,极限”等词语,从而理解几何意义,感受情感。 教学难点 准确地运用数学语言,描述函数变化趋势和形态。 引导学生从横向和纵向等不同角度来描述函数的变化,联系生活感受知识运用的好处。 教学媒体(资源)的选择 知识点编 号 学习目标 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要点 教学作用 使用方式 所 得 结 论 占用时间 媒体来源 1.1.3-11.1.3-21.1.3-31.1.3-4 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课件(图片、文字)课件(图片、文字)课件(图片)课件(图片、) 文中插图、词语插图、相关问题。几何画板图片,文字 B、B、IB、I E、HB、EJG 走进文本,积累概念。在阅读中体会到语言美、情境美,从而感受到数形结合的美好。感官体验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感到既轻松又记忆深刻。拓展延伸,为学生创设生动的乐学氛围。 2分5分1 分2分 自制自制网上下载自制(课本) 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板书设计 1.1.3 导数的几何意义1. 导数的定义:2.导数的几何意义:3.切线的概念:4.导函数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 教学过程结构: 一、激情导入 否 是 是二、复习定义 ,整体感知 否 是 三、感知从割线到切线的过程: 否是 否 是四、拓展延伸 否 是五、布置作业 开始 导数的作用 导数的定义 在问题中走进课堂。 创设和再现情境,以问题引领学生融入课堂,是本环节的关键。 激发兴趣,创设乐学氛围。 知识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