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2840509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组第17课《长城》同步练习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4次 大小:7488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第五,同步,长城,17课,上册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8-2019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五组第17课《长城》同步练习 一、基础运用 1.读拼音,写词语。 bǎo lěi zhì huì pán xuán qī liáng wěi dà qí jì chóng shān jùn lǐng                         【答案】堡垒;智慧;盘旋;凄凉;伟大奇迹;崇山峻岭 【知识点】拼音;长城 【解析】【分析】学生容易把“堡垒”的“堡”写成 “保”。还有部分学生容易把“盘旋”的“旋”字写成“漩”。盘旋:旋绕飞行,有逗留、徘徊的意思。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陡峻的山岭。 【点评】激发学生学习拼音的兴趣,提高学生准确认读拼音的能力,同时还可以看出学生对生字书写的掌握情况。 2.比一比,再组词。 转    隔    夫    仗    砖    融    扶    丈    【答案】转学;隔夜;夫人;打仗;砖块;融合;扶住;丈夫 【知识点】字形;字义;长城 【解析】【分析】砖是石字旁,转是车字旁,转是多音字,注意区分;隔是耳朵旁,偏旁在左边,融是虫字旁,偏旁在右边,不要混淆;扶比夫多一个提手旁,仗比丈多一个提手旁。 【点评】辨析形近字的方法很多,其中一种是: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进行辨析。形声字是由表义的形旁和表音的声旁组成。它是一个各部分相互联系、制约、依赖的整体。在辨析这一类字形时,只要抓住形旁加以分析,运用迁移规律进行识记,那么,无论是字义还是字形,学生都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并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面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本题几组形近字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3.反义词。 远看--    陡峭--    雄伟--    蜿蜒--    【答案】近看;平缓;矮小;笔直 【知识点】词义;长城 【解析】【分析】远看:抬起头睁大眼睛,往远处看。陡峭:指山势高而陡峻。雄伟:体貌勇壮魁梧。蜿蜒:指(山脉,河流,道路等)弯弯曲曲地延伸的样子。 【点评】考查学生对反义词的掌握,只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很快就能找到答案了。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分为成对的意义相反、互相对立的词,例如真———假。或是没有矛盾对立关系,但对比鲜明,例如高山———平地。 4.按要求写句子。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①缩写上面的句子。 ②把上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答案】①工程是奇迹。②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吗? 【知识点】扩写、缩写句子;句式转换;长城 【解析】【分析】①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使它更简洁即可。 故:(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即:工程是奇迹。 ②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故: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吗? 【点评】①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平时多做练习。②掌握陈述句转换为反问句的方法,平时多练。 5.读课文《长城》,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是因为   。 【答案】长城气势雄伟,构思巧妙,布局合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知识点】课文内容理解;长城 【解析】【分析】考查学生对在课文的理解,长城“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就是因为:长城气势雄伟,构思巧妙,布局合理,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点评】学生应熟悉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主旨。 二、阅读理解 6.课内阅读。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