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摇篮曲 1、教学目标: 1、能用柔和、甜美的音色舒缓、恬静地学会唱舒伯特的《摇篮曲》,感受歌曲表现的真挚母爱。 2、了解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简要生平。 3、能认真聆听中外摇篮曲,初步了解摇篮曲,即兴创作几句简单的摇篮曲。 2、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摇篮曲的风格特点,用刚柔美的声音表达歌曲情感。 难点:前倚音教学、小组即兴创编摇篮曲。 3、教具准备:课件、卡片。 4、教学过程: (1)导入: 1、播放舒伯特《军队进行曲》以及舒伯特故乡奥地利维也纳风光图片,学生随音乐踏步进教室分组坐下。 2、师谈话引入作者舒伯特 3、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音乐家小卡片”简要介绍舒伯特。 (2)新歌教学《摇篮曲》: 1、导语讲述《摇篮曲》的创作背景 2、体会歌词: 播放背景音乐,全班轻声齐读三段歌词。 3、揭示歌名:当舒伯特为小诗谱上曲子以后,为歌曲取名为《摇篮曲》初听《摇篮曲》范唱,轻声跟唱。 (1)说说联想到了什么画面? (2)感觉歌曲应该用什么声音来演唱? 5、学生初步学习哼唱旋律。 6、师:大家一起学着妈妈的声音,用en来轻轻哼唱。 (1)第一遍跟琴逐句用en 哼唱旋律。 (2)第二遍全班整体用en哼唱旋律。 7、歌谱视唱: (1)教师弹一句,学生唱一句歌谱。 (2)整体视唱一遍歌谱。 8、前倚音教学: 师问:唱到这里,大家觉得有什么地方唱得不好?或者需要特别注意?(生:前倚音) (1)出示带有前倚音那句简谱,学生看。 (2)去掉前倚音,视唱旋律,带词唱。 (3)加上前倚音,视唱旋律,带词唱。 (4)对比两种,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带有前倚音的更好听,因为更加细腻柔和,也更能表达舒伯特当时心灵被触动的一瞬。并出示妈妈抱着宝宝的图片隐喻前倚音的含义。 (5)师带领学生具体练唱带有前倚音的旋律,并拍手练唱歌词。 9、整体演唱《摇篮曲》: (1)师:同学们回想一下小时候妈妈哄你入睡时的情景,我们该用什么声音来唱这首歌?(生答) (2)全体轻声有感情地完整演唱一遍《摇篮曲》。 10、定义摇篮曲: (1)师:同学们唱了这么几遍摇篮曲,一定已经感受到了摇篮曲温馨安静的气氛,大家知道什么是摇篮曲吗?(学生交流回答) (2)课件出示摇篮曲定义。 (3)学生自由轻声读。 (4)教师适度小结。 (三)拓展活动: 步骤一:猜一猜。 方法:教师播放不同的音乐片段,学生用该音乐适合的的动作来表示,用动作来判断那几首是摇篮曲,教师逐一揭示歌名,并认识作者。 步骤二:归纳总结摇篮曲的共性。 方法:各小队讨论并填写归纳总结摇篮曲的共性,各小队汇报交流并贴上黑板展示,将摇篮曲的共性进行归纳汇总 步骤三: 分组综合表现舒伯特《摇篮曲》。 方法:Do小队边唱边用适合的打击小乐器伴奏歌曲。 Re小队边唱边用适合的打击小乐器伴奏歌曲。 Mi小队边唱边做哄宝宝的动作。 Fa小队边唱边做哄宝宝的动作。~~~~~~~全歌第一段和第二段 步骤四:小小作曲家。 方法:小组即兴编唱一句摇篮曲,教师唱上半句,学生创编下一句。 师: 4/4 6 3 3 1 | 2 3 3 - 月 光 光 啊 , 星 儿 闪, 生 : 小 宝 宝 呀, 快 睡 觉。 (4)总结下课: 师:今天的摇篮曲中,我们再次体会了妈妈的辛苦和伟大的母爱,在妈妈劳累的时候,请你也为妈妈唱一首摇篮曲。同时要感谢伟大的作曲家舒伯特,为我们留下了这么多宝贵的音乐财富。学生排队出教室,并将音乐家小卡片贴在门口的“音乐树”上,以此纪念舒伯特。(播放背景音乐舒伯特《小夜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