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2971208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古诗词鉴赏(爱国诗和边塞诗)(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12176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鉴赏,边塞,爱国,古诗词,编版,训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专项训练 古诗词鉴赏(爱国诗和边塞诗)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诗词曲鉴赏 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是_____代诗人_____的作品,这是他的“生平第一快诗”。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的心情。2-1-c-n-j-y 2.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A.“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诗人流出的是喜悦的、高兴的泪。( ) B.令杜甫“喜欲狂”的原因是可以回到家乡去了。 ( ) C.诗中的“妻子”与现代汉语中的“妻子”意思相同。( ) 3.“青春作伴好还乡”中的“青春”的意思是( ) A.春天。 B.年轻的时光。 C.年轻的朋友。 D.春天的歌。 4.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终于宣告结束,爱国诗人杜甫“初闻涕泪满衣裳”,他的泪水包含着( )(多选)21*cnjy*com A.国家平定了安史之乱,重获安定,诗人喜极而泣。 B.诗人回想战乱期间,乾坤疮痍,黎民受苦,因此感怀。 C.浩劫过去,诗人可以返回故乡了,不禁喜不自胜,高兴得哭了。 D.52岁的诗人回想起自己这些年颠沛流离的苦日子,痛定思痛,悲从中来,无法压抑。 快乐阅读,我能行: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5.这首诗的中心句是_____。 6.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动宾短语概括)你最欣赏哪一幅图画,说说理由。【来源:21cnj*y.co*m】 _____ 7.这首诗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属于_____诗;从体裁的角度看,属于_____诗。 8.将你了解的有关知识填写在提示语后的横线上。 关于毛泽东: _____ 关于长征: _____ 阅读。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9.结合全诗内容,体会诗题中的“望”字包含哪两层意思? _____ 10.诗中的“城”和“烽火”各指什么? 21教育网 _____ 11.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理解。 _____ 12.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13.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令人引起对往日京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实战演练。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①。 【注】①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 14.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 _____的特点。 15.“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什么? _____ 16.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