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025538

苏少版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单元水乡歌儿多

日期:2025-09-2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136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少版,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五
  • cover
《水乡歌儿多》教学设计 小学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教学内容: 1.学唱《水乡歌儿多》 2.结合歌曲的学习认识八三拍拍号、认识波音记号 3.为新歌加入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及声势和小乐器的伴奏。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完整准确的演唱歌曲。 2.在演唱中能用自然、纯朴的歌声表现歌曲节拍特点,和波音记号的 效果。 3.通过加入简单的二声部合唱及声势动作、小乐器伴奏,进一步增强与他人配合的意识,养成边唱边聆听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唱准歌曲中的波音记号及休止符。 2.声势与打击乐器伴奏要和谐。 3.简单二声部要和谐统一。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律动进教室 (以《水乡歌儿多》伴奏音乐为背景) 教师带领学生做着划船的动作进入教室 设计意图:营造音乐课堂学习氛围,在律动中初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韵律,为新歌学习做铺垫。 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能猜出来老师刚刚带领大家进入教室时做的动作表现的是什么吗?———划船 二、导入 1.律动(继续以《水乡歌儿多》伴奏音乐为背景)要求在音乐声中原地做前后划桨的动作。 师:是的!刚才老师带着大家划着小船来到了今天的音乐课堂,下面让我们继续随着音乐划起桨,一起感受一下音乐的节拍。 律动后请学生说一说音乐的节拍———三拍子 为什么三拍子能给我们一种水波荡漾,小船摇曳的感觉?这跟三拍子的强弱特点是分不开的。 请同学们拍一拍三拍子的强弱。 设计意图:再次在新歌的伴奏音乐中律动,让学生感知音乐的节拍,继续为新歌教学铺垫。由律动引入三拍子及其强弱特点。 节奏训练(以游戏的形式进行) 师:下面老师和同学们配合来做个小游戏,老师拍强拍,同学们拍弱拍。)(两组声势训练) 节奏熟悉后播放《水乡歌儿多》音乐伴奏,在音乐声中加入体态声势。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配合、生生配合,进行声势训练,既再次熟悉了旋律,又为新歌学习后加入小乐器伴奏及声势伴奏做了铺垫。 新歌教学 教师范唱歌曲 师:强弱弱的节拍给我们带来一种水波荡漾小船摇曳的感觉,节奏的小变 化让我们在荡漾中感受到了欢快与跳动。刚才我们反复听到的这段音乐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歌曲的旋律。下面老师为大家演唱这首歌曲,一起感受一下歌曲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听后请学生说一说,随后教师出示三幅与歌词相对应的画面,看着画面带学生将歌词顺一遍。 师:如果让你们为歌曲取名,你们会取什么名字呢? (学生说对了)师:你们真棒想法和这首歌曲的作者一样。 (学生说错了)师:同学们很有想法,一起看看这首歌曲的作者为这首个取的名字吧! 出示课题《水乡歌儿多》 师:这首歌曲描绘了水乡孩子对家乡的热爱与赞美之情,歌曲让 我们体会到了荡漾的旋律美和跳动的欢快感,前面我们已经感受到它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下面看看这首歌曲的拍号。 认识八三拍 平时我们接触四三拍比较多,这首歌曲是八三拍的,有谁知道拍 号的涵义? 学习歌曲节奏(课件出示) ①教师分句拍节奏,让学生观察歌曲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变 化重复 ②带着学生拍一拍 重复是音乐创作中常用的手法,有完全的重复有变化的重复,有节奏的重复、有旋律的重复也有歌词的重复。 学唱歌曲 (1)听录音范唱 请再次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欢快荡漾的韵律,找一找歌词上有没 有重复的? (2)将歌曲中歌词相同的两个乐句提出学习 学生找出歌词重复的句子后,教师清唱这两句歌词让学生通过对比聆听感受旋律上是否重复,进而学习旋律。(课件先出示两句旋律,再出示旋律线条) 带着学生唱谱并画一画旋律线。 (3)初唱歌曲第一段 唱后说一说歌曲中哪些地方最有特地方 提出波音和衬词的地方着重学。 认一认波音记号,唱一唱。 完整演唱歌曲 唱熟后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进行简单二声部合唱 在第五、第七乐句的哟啰喂的长音“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