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100677

2《走月亮》 说课课件(共2课时 43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52753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走月亮,课件,2课时,4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走月亮》说课稿 (共2课时)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走月亮》,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目 录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走月亮》是新教材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写了"我"在"走月亮"的过程中的所见所想,文中大量对月下的自然景象的描写,勾画出静谧、恬淡的意境;大量排比等句式的使用,使文章语言富有节奏和韵律。四次写到"我和阿妈走月亮",用反复的方式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幸福利喜悦之情,将母女间的浓厚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本课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充满童真童趣。课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语言非常优美,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交错;比喻、拟人、反复等修辞手法自然而新颖;多用断句,节奏欢快。美丽的风景、美好的生活、美好的感情都通过“我”的观察、“我”的感受写出来。美丽的景,真切的情,情韵绵长。 二、说学情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生知识内容广泛了,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们的认识能力有限,似懂非懂;这个阶段开始有独立性,自尊心逐渐增强,思想从单纯走向复杂,开始有自己意向,同时已经掌握了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法与过程,但此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身边的景物不太关注,因此对文字描写的景象难以形成深切体会。 三、说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中的生字,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 2.通过朗读,调动所有感官,发挥想象,感受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3.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感悟文中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 2、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 3、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 4、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教学重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教学方法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因此我选择了导读法、图示法、情景教学法等来组织教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合作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自己,培养学生的说话、思考、总结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 (共2课时) 第一课时 板块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跟妈妈一起散过步吧,都去哪里散步呢?跟妈妈在一起散步时,你有什么感受感受?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 揭示课题。 “走月亮”的来源: 以前江苏地区的妇女,在中秋夜要“走月亮”。一般是结伴在月下游玩,或互相走访,或拜佛庵,或举行文艺活动。据说苏州妇女走月亮,至少要走过三座桥,称为“走三桥”。有的要走过更多的桥而不许重复,这就不仅动体力,还须动智力。清周宗泰《姑苏竹枝词》云:“中秋共把斗香烧,姐妹邻家举手邀。联袂同游明月巷,踏歌还度彩云桥。” 沈复 《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中秋日…… 吴俗,妇女是晚不拘大家小户,皆出,结队而游,名曰‘走月亮’。” 顾禄 《清嘉录·走月亮》:“妇女盛妆出游,互相往还,或随喜尼菴,鸡声喔,喔,犹婆娑月下,谓之‘走月亮’。” 板块二、预习检查 1.边读课文边画出生字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全班分自然段开火车读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