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261336

2.1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课件--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日期:2025-04-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9次 大小:36937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改革,变法,风潮,秦国,机遇
  • cover
(课件网)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学习目标 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和变法的历史背景 2、了解春秋战国阶段改革变法的内容 3、掌握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重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历史背景 难点: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必然性 壹 贰 叁 天 时 地 利 人 和 目 录 天时 壹 时间分期: BC770 BC476 BC221 西周 春秋 战国 东周 BC1046 战国时期形势图 合作探究:秦国地处西陲,比较落后,然而恰恰是偏远落后的秦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统一了六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什么秦国能够完成统一? 春秋战国形势图 孔子弟子冉耕,字伯牛; 司马耕,字子牛; 晋国一大力士,姓牛,名子耕。 《国语·晋语》中记载:“宗庙之牺,为畎quǎn亩之勤” 。 政治: 文化: 经济: 军事: 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王室衰微,新兴地主、自耕农要求改革。 私学兴起“百家争鸣”;法家学说顺应时代要求,成为思想武器。 春秋争霸、战国兼并、战争频繁 生产力发展,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手工业进步、出现商业中心 改革 思考: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和战国时期兼并战争有何不同? 社会的发展 铁器、牛耕的使用 私田增多 井田制瓦解 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变革 各国展开变法 封建制度确立 生产力 决定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经济基础 决定 管仲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齐桓公即位后,经鲍叔牙推荐,用管仲为相,被尊称为“仲父”。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宪问》 “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史记》 李悝 李悝kui是先秦法家的开创者。他在变法中提出了“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方针。这正是后来法家所奉行的法治原则。他所制定的《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也被其他诸侯国特别是秦国当作立法的蓝本。 吴起是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后世把他和孙武连称“孙吴”。 时间 国家 改革名称 变 法 内 容 作 用 春秋 齐国 鲁国 战国 魏国 楚国 其它诸侯 管仲 改革 初税亩 李悝 变法 吴起 变法 时间 国家 改革名称 变 法 内 容 作 用 春秋 齐国 鲁国 战国 魏国 楚国 其它诸侯 管仲 改革 经济: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赋税制度(“相地而衰征”) 军事:整顿和发展军备 初税亩 经济:“履亩而税”(594BC) 李悝 变法 经济:① 实行“尽地力” ②推行平籴dí法。政治:制定《法经》 使魏率先强盛 吴起 变法 ①限制贵族权力,改变分封制,收回三代以后的爵禄; ②强令旧贵族迁居,变相没收其土地; ③裁撤冗员,削减俸禄,奖励军功; ④严格吏治 使楚成为战国中的强国 齐国邹忌改革;赵国公孙连改革;韩国申不害改革 都促进了政治的进步和经济军事的发展壮大 增强齐国实力,使齐桓公成为春秋第一个霸主 国家 主持者 时间 内容 作用 赵国 赵列侯 前408至前387年 选拔贤能者做官,并“节财俭用” 封建政权得以巩固 韩国 申不害 前335年 “循功劳,视次第”的因功行赏制度 诸侯不来侵伐 齐国 邹忌 前347年 整顿吏治、谨修法律而督奸吏 东方诸侯霸主 燕国 乐毅 前311至前279年 “与百姓同甘苦” 使燕国强盛起来 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民族融合 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地利 貳 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 地理位置:地处西部。 人和 叁 秦孝公下令求贤 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 ———《史记》 1.改革的迫切性(必要性) ①改革是当时的大势所趋 ②秦国的落后: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