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0340

1 专题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时期(远古至公元前221年)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5次 大小:143765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先秦,221年,公元前,远古,时期,专题
    课时1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重要考点 中外历史纲要 (1)中华文明的起源及特征。(2)早期国家治理、早期治国思想的萌芽。(3)夏、商、西周早期国家的特征。(4)早期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 选择性必修 (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选官制度及法治。(2)远古至夏、商、西周时期的食物生产、劳作方式、商业贸易和社会生活。(3)夏、商、西周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萌芽 INCLUDEPICTURE "整合必备知识LLL.TIF"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14 历史\\整合必备知识LLL.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整合必备知识LLL.TIF" \* MERGEFORMATINET 知识点一 古人类文化遗存和早期国家的萌芽 1.石器时代的经济生活 (1)代表文化遗址: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遗址;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遗址等,体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_____特征。 (2)经济与社会生活 生产工具 ①由打制石器到_____石器、刀耕火种。②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小件青铜器,青铜铸造的农具数量有限。(选择性必修2 P19)③新石器时代晚期使用坯车制坯,陶器汲水灌溉,_____纺线(选择性必修2 P20、P21) 生活方式 由渔猎和采集、迁徙、群居生活到从事_____筑屋定居,形成聚落。使用火;用骨针缝制兽皮(选择性必修2 P21) 居住形式 南方巢居,北方穴居(选择性必修2 P60) 生产关系 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共同劳动,成果共享。父系氏族公社时期_____产生、阶级分化,国家出现 2.石器时代的原始文化生活 (1)旧石器时代已发现的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元谋人铲形门齿)。 (2)新石器时代已发现的文化遗存分布广泛,奠定了_____的发展基础。 (3)原始音乐、文学、宗教产生;天文历法、数学等逐渐发展。(选择性必修2 P3) 3.部落联盟与国家初始 (1)三皇五帝时代:黄帝、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共尊为_____。尧、舜、禹实行“_____”继承。 (2)“万邦”时代: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_____时代,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 [答案自填] 多元一体 磨制 陶纺轮 原始农业 私有制 多元一体 华夏始祖 禅让 龙山文化 INCLUDEPICTURE "读学思用LLL.TIF" INCLUDEPICTURE "F:\\2025 PPT 备用\\14 历史\\读学思用LLL.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读学思用LLL.TIF" \* MERGEFORMATINET 【热考·阐释概念】 农业革命:发生于约1万年前,农业、畜牧业发明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被称为第一次农业革命或新石器革命。 【辨析·易错易混】 禅让制与王位世袭制 (1)禅让制: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采用民主的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通常是在位君主生前便将统治权让给他人,即所谓的“公天下”。 (2)王位世袭制:指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禹死后,启继承了王位,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始社会的禅让制。其本质特点是“家天下”。从夏朝开始一直延续到清代。 【小练·挖掘教材】 1.陕西西安临潼姜寨聚落遗址反映了由五个大家族组成的一个氏族公社。它有氏族公共墓地,但各个墓葬的随葬品不多,差别也不大(纲要上 P3)。该聚落为什么会出现氏族公共墓地且随葬品量小差别不大的历史现象? [提示] 因为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处于母系氏族公社时期,产品没有剩余。当时尚未产生贫富分化现象。 2.阅读纲要上P4“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图、良渚古城城墙分布范围示意图、P5“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墓地部分及2001号大墓出土时全景”图。 思考:教材编写专家力图通过三幅图片告诉我们哪些信息?这与中华文明起源有何关系? [提示] 信息:①红山文化祭坛:表明原始宗教和礼仪制度出现,反映出权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