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00184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9浣溪沙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3次 大小:139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
  • cover
9.浣溪沙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词,大体把握词意。 2.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练,理解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学会以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变故和挫折。 [教学重难点] 反复朗诵,品味用词的凝练,理解本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词中所表现的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师:今天我们学习新课,在学习新课之前我想请同学们欣赏一首歌,这首歌是中央电视大型文化音乐节目《经典咏流传》推出的。 播放歌曲《浣溪沙》mv。这首歌好听吗?确实,这首歌空灵隽永,很多同学到现在还沉浸其中,意犹未尽,你们知道是谁这么厉害,创作出这么好的歌词的?(苏轼) 1.苏轼的这首词为什么被人们奉为经典传唱至今呢?其中蕴含着怎样的一种思想感情?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近作者苏轼,学习他的这首词《浣溪沙》。 2.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二、初读诗词,扫清字词障碍 1.自由读,借助注音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 2.指名读,生评价。(注意读出节奏、情感) 3.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三、古诗解读,整体感知 1.比较《浣溪沙》和上节课学习的《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的题目和形式,说说有什么不同?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除了有词牌,还有题目;而《浣溪沙》则以词牌为题,且题下还有一小段话,就是词前小序,一般用来介绍创作背景、缘由或者创作时间地点。) 2.老师介绍这首词的创作背景。 3.学生自由朗读全词,并结合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讲述其中的意思。 3.小组成员间相互讨论帮助,然后请学生代表发言,大家共同补充完善部分词义。 (子规———杜鹃鸟;白发———代指老年人;黄鸡———代指时光流逝。) 4.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首词的主要意思。 (参考:上阕:写暮春三月兰溪的雨后景色。 下阕:写作者虽身处闲境,仍然力求振作、乐观旷达的精神。) 5.小组交流对词意的理解。 6.指名说意思,其他同学点评。 7.师说全词意思 游玩蕲水的清泉寺,寺庙在兰溪的旁边,溪水向西流淌。 山脚下兰草新抽的幼芽浸润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的一尘不染,傍晚时分,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所以,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四、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1)词中有画,让我们轻轻地读读这句,然后再闭上眼睛轻轻吟诵,看看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山下兰草初生的幼芽正浸泡在溪水之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没有泥土。傍晚,细雨潇潇,寺外传来杜鹃的啼叫声。 师结语板书:溪边兰草、松间沙路、雨中杜鹃 (2)这几句话写出了清泉寺怎样的特点 (爽人耳目、沁人心脾、优美洁净的春景 )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丝丝落寞、哀怨惆怅) 教师结语:上片以淡疏的笔墨写景,景色自然明丽,清雅凄美。 2.作者苏轼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心情?是在怎样的境遇下创作的这首词呢? (师说“乌台诗案”) 3.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师:“谁道人生无再少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反问) (2)苏轼写这首词时,正以戴罪之官的身份被安置在偏僻的黄州,孤寂苦楚的心情不是轻易可以摆脱的,而我们却从“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感受到了他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当面临人生困境和挫折之时,这体现了苏轼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又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 启示我们当面临人生困境和挫折之时,要积极乐观,奋发向上,对人生充满信心。 五、诵读和背诵 反复诵读、调动感官、联想想象、声情并茂 六、总结诗词,拓展延伸。 总结:《浣溪沙》是苏轼元丰五年(1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