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彝家娃娃真幸福》一年级(上册)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彝族并感受彝族小朋友能歌善舞欢快幸福的心情。(情感态度价值观) 2.通过模仿声势(节奏)、听唱歌曲旋律、合作表演等方法背唱歌曲。(过程与方法) 3.能用有弹性的声音和由弱到强的力度表现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知识与技能) 二.教学重点:唱准衬词“啊哩哩”的节奏和旋律。 三.教学难点:用规定的力度表现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 四.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响板、串铃。 五.教学过程: (一). 感受情境导入新课: (1听)播放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伴奏音乐,师带生随音乐节拍拍手进教室。 (二).聆听音乐初步感受: 1.师示范声势(节奏),生模仿。 2.师连续做四次声势,生听辨次数后模仿四次。 3.师变换力度做弱、弱、渐强、强的声势,生听辨力度变化并模仿。 4.师在此基础上又变换速度,用恒定的稍快的速度做声势,生听辨速度的改变并模仿。 5.(2听)师播放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伴奏音乐,师生随音乐速度变换力度做声势(节奏)。 6.(3听)师生合作随音乐速度变换力度做声势(节奏)。 7.(4听)生生合作随音乐速度变换力度做声势(节奏)。 8.(5听)师播放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录音范唱,并提出问题:“哪句歌词反复演唱了好多遍?”生带着问题安静聆听歌曲,听后回答:“啊哩哩。” 9.师示范按节奏读第一段歌词并声势表现,解释生不理解的歌词并简介彝族,生模仿师按节奏读歌词并声势表现。 10.师鼓励生自主按节奏读第二段歌词并声势表现。 (三).学唱歌曲逐步体验: 1.师出示第一段歌词内容,师生随钢琴(弹奏歌曲旋律不加左手伴奏)接龙唱第一段歌词,生先听唱“啊哩哩”,师纠错指导。生唱准后,师生交换接龙唱,师纠错指导生唱准。 2.师弹钢琴伴奏(比原速稍慢的速度弹奏),师生接龙唱,男女生接龙唱,小组接龙唱,最后齐唱第一段歌词,指导生用有弹性的声音演唱。 3.师出示图片,鼓励学生根据图片提示背唱第一段歌词,师用稍快的速度为学生钢琴伴奏。 (四).深入挖掘理解表现: 1.师鼓励生用弱(mp)—弱(mp)—渐强—稍强(mf)的力度表现歌曲欢快热烈的情绪,生用规定的力度演唱歌曲。 2.师出示第二段歌词,鼓励学生自主学唱第二段歌词,并指导演唱。 3.师出示图片,鼓励学生根据图片提示,自主背唱并表现第二段歌词,师钢琴伴奏。 4.师出示图片,鼓励学生背唱表现歌曲(两段歌词)。 (五).创新提高拓展延伸: 1.师播放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录音范唱,引导生用声势合作参与歌曲表演唱。 2.引导生思考除了用歌声和动作表现歌曲还可以用什么表现歌曲。师指挥引导生生合作用响板和串铃表现歌曲。 3.引导生用演唱、声势、打击乐器伴奏三种形式合作表现歌曲。 六.教学反思: 《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具有彝族舞曲音调特点的歌曲,歌曲由两个乐句组成,每个乐句可分成两个小分句,四个分句结构短小简洁,适合边唱边表演。节奏上,每个分句的歌词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上,每个分句的后半句出现完全相同的衬词“啊哩哩”,教师深入理解教材,抓住这些相同点,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感受,与此同时教师又引导学生在感受这些相同点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力度的变化和旋律的特点,为学生有感染力的表现歌曲做了充分的铺垫。歌曲表达了彝族小朋友能歌善舞欢乐幸福的心情,情绪上是欢快热烈的,而重复的衬词“啊哩哩”用相同的力度演唱就显得平淡缺少激情和感染力,教师设计了由弱到强的力度表现歌曲,充分理解歌曲想要表达的情绪上的这种递进关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