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21787

学霸复习——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抢分复习(十二)(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43次 大小:212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复习,学霸,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cover
学霸复习———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抢分复习(十二)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飞机起飞或降落时,乘客往往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 B.台风过后,树木横七竖八地倒在地上,到处一片狼藉。 C.演讲是他的长项,在这次比赛中夺冠是出乎意料的事。 D.诸葛亮“借东风”是怎么做到的?他真能呼风唤雨吗?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秋晚的江上》一诗的第二小节可以用小标题“倦鸟归巢”来概括。 B.“双翅一翻”中的“翻”字写出了鸟儿摆脱束缚的姿态。 C.《秋晚的江上》描写了归鸟、斜阳、清江、头白、芦苇和红颜这些景物。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或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家雀(què) 喧嚷 B.湿漉漉(lù) 震撼 C.屋檐(yàn) 蜜集 D.避雨(pì) 轻莹 4.“想飞进太阳里”最后“却落到水沟里去了”的那颗豆子自己认为是最了不起的一粒,其性格特点是(  ) A.随遇而安,理想远大 B.充满自信,理想远大 C.重视荣誉,不甘落后 D.妄自尊大,自高自傲 5.填入句中横线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嫦娥五号”探测器_____完成了我国首次地外天体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完善了探月工程体系,_____为我国未来开展载人登月与深空探测奠定了重要的人才、技术和物质基础。 A.虽然……但是…… B.不是……而是…… C.即使……也…… D.不但……而且…… 二、填空题 6.初读课文,完成练习。 1.这篇课文是19世纪_____国昆虫学家_____写的一篇观察笔记。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_____和_____两个方面的内容。 2.品读下面的两个句子,回答问题。 ①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②蟋蟀振动翅膀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声响。 (1)对比上面两个句子,我们发现它们在表达上有所不同:第①句运用_____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富有情趣,表达了作者_____;第②句_____,表达准确。 (2)运用第①句的修辞手法写一个句子。 _____ 3.文章把蟋蟀当作人来写,把蟋蟀的巢穴比作人的住宅,这样写的好处有(多选) ( ) A.说明蟋蟀的住宅是最好的。 B.称为“住宅”,比其他昆虫的“洞穴”显得更讲究。 C.能够吸引读者。 7.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把序号填到下面的句子里。 ①一不做,( )。②一是一,( )。 ③( )除二。④八九( )。 ⑤不管三七( )。 (1)对于这次考试成绩,她能猜个( )。 (2)她( ),很快就把地板上的斑点给搞掉了。 (3)爸爸为人很实在,说话办事( )。 (4)我看,干脆( ),要累就再累点,咱们到山顶上去看看。 (5)我立刻兴奋起来,( ),从妈妈手里抢过救生圈,光着脚,欢呼着奔向大海的怀抱。 8.看拼音,写词语。 táo xǐ qiān shǒu é luǎn shí ( ) ( ) ( ) zhuāng jia fēng sú pú tao dào tián ( ) ( ) ( ) ( )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题西林壁》作者是_____(朝)_____(姓名)。 (2)《暮江吟》作者是_____(朝)_____(姓名)。 (3)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 (4)_____,半江瑟瑟半江红。 (5)_____,雪却输梅一段香。 10.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隐蔽( ) 搜索( ) 慎重( ) 安静( ) 三、语言表达 11.按要求写句子。 (1)微风吹拂着柳枝。(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 (2)是谁来呼风唤雨呢?当然是人类。(仿写自问自答的句子) _____ (3)人们对蟋蟀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改成反问句) _____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精彩回放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 ),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们又(  )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