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3671250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统编版五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课外阅读精练五(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9次 大小:12134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2-2023,测试,答案,精练,课外阅读,期中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上语文期中测试课外阅读精练五 一、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灰椋鸟 ①早就听说林场的灰椋鸟多。我想,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远远望去黑乎乎的,有什么好看的呢?可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了关于灰椋鸟的电视录像,就再也忍不住了,决定亲自去看一看。 ②一天下午,我和同伴来到了林场。下了车,轻轻走进林内。棕红色的水杉落叶,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华贵的绒地毯,走在上面软绵绵的。我们选好观察位置,便在那儿等候灰椋鸟归来。 ③周围静得出奇。路两边近百亩的竹林郁郁葱葱,与南段高大的人工刺槐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同伴忽然喊道:“灰椋鸟!”我翘首遥望西南方向,果然有许多黑点向这边移动———灰椋鸟开始归林了。 ④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没有几分钟,“大部队”便排空而至,老远就听到它们的叫声。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地列队飞行。有的排成数百米长的长队,有的围成一个巨大的椭圆形,一批一批,浩浩荡荡地从我们头顶飞过。先回来的鸟在林内不停地鸣叫,好像互相倾诉着一天的见闻和收获,又像在呼唤未归的同伴和儿女;后到的鸟与林中的鸟互相应和,边飞边鸣,很快找到自己栖息的处所,与熟悉的伙伴会合。 ⑤夕阳渐渐西沉,晚霞映红了天空,也映红了刺槐林和竹林。天上的鸟越来越少了,可是整个林子里的灰椋鸟还是不愿过早地安眠。看,这几只刚刚落在枝头上,那几只又马上扑棱棱地飞起。它们的羽毛全变成金红色的了,多么像穿上盛装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哇!树林内外,百鸟争鸣,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和竹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乐部。这上万只灰椋鸟是在举行盈大的联欢会,还是在庆祝自己的节日?要不怎么会这样热闹?我被这喧闹而又热烈的场面感染了,竟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 ⑥在回来的路上,我想: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 1.作者观看灰椋鸟的“点”是在( ) A.水杉树下 B.刺槐林内 C.竹林里 D.林场 2.第④自然段,作者描写的景象是( ) A.群鸟离巢的情景 B.群鸟归林的情景 C.群鸟起飞的情景 D.群鸟喧闹的情景 3.作者笔下的灰椋鸟有怎样的特点?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 A.有灵性、很勤快、善歌舞 B.外形美、飞得快、有灵性 C.有纪律、有灵性、很和谐 D.飞得快、很勤劳、很和谐 4.从全文来看,这篇文章写灰椋鸟主要采用的描写方法是( ) A.外形描写 B.场面描写 C.点面结合 D.心理描写 5.第①段简要写了灰椋鸟的_____和_____两方面,点明了它给作者的最初印象是_____。 6.作者写灰惊鸟以及树林的目的,是赞美 。请用“﹏﹏﹏”画出文中能强烈表达这种情感的句子。 7.文中的“观察”和“观赏”这两个词都含有“看”的意思,它们能调换吗?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_____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每朵浪花都一样澎湃 ①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我从偏远的乡下转到城里一所小学上学。我很快发现自己与那些城里的孩子有很大差距,班上其他孩子会的,我几乎都不会,甚至见都没有见过。久而久之,曾经活泼的我变得十分内向,总是独来独往,十分自卑。 ②一天,上活动课,同学们有的下棋,有的打牌,有的拉小提琴,很是热闹。我坐在座位上,百无聊赖地从书包里拿出一把木头手枪,这是我在乡下做的。 ③我正玩着,班主任从我身后走了过来,她看到我手上的木头手枪,一下子就拿了过去。我吓得心怦怦地乱跳,脸色也变了,心想,老师肯定要批评我了,甚至还会嘲笑我这么大了还玩木头手枪。 ④忽然,我听到老师说:“这木头手枪是你做的吗?”我紧张地点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