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72181

《济南的冬天》(课件+教案)

日期:2025-10-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57841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济南的冬天,课件,教案
    济南的冬天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济南冬天的特点,领会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2.欣赏用词的精当、生动、准确;体会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作用。 3.在朗读中体会景物描写中所蕴涵的感情,接受美的熏陶。 二、教学设想 这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课文选取了一个个独特的角度,描绘出济南冬天特有的魅力。作者在描写景物时,语言准确生动,充满了对济南的热爱之情。学习这篇文章可以让学生品味其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受到美的熏陶,教学过程中可以学生朗读、品味、讨论为主,教师适当点拨引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悟济南的冬天之美。 三、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 ? 一、导人新课。 ? ? 作者老舍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被誉为“语言艺术大师”。他所写的小说《骆驼样子》和话剧《茶馆》等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其散文也写得清新优美,《济南的冬天》就是其中的一篇。 ? ? 题目《济南的冬天》明确地交代了描写的地方和时令。济南位于山东省内,它的南面,距市中心五里有著名的千佛山,东接佛懋山,西边南马鞍山、四里山,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它们都是“小山”,最高的千佛山海拔也只有285米。济南的冬天与北中国的其他地方的冬天的气候截然不同。 ? ? 那么,作者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到底是怎样的呢?下面就让我们边学习边领略。 ? ? 二、初读课文。 ? ? 1.教师范读课文。 ? ? 2.学生自由朗读,齐读课文,同时自己查字典、词典弄清生字、生词的音和义。 ? ? 三、初步领会课文的大概内容和脉络。 ? 1.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出示自学提纲,要求学生重点思考下面三个问题: ? ? ①济南的冬天总的特点是什么? ②文中具体描写了哪些景物?? ? ? ③作者怎样展开对景物的描写? 2.组织学生就上面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 ? 明确:全文围绕济南的冬天“温晴”这个特点,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 ? 文章先从自己感受的角度总括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绘了济南暖冬的三幅画图:阳光下济南全景、雪后山景的秀美、济南冬天的水。 ? ? 四、细读、分析课文。 ? ? 引导学生逐段细读课文,要求他们在自读的同时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并指导他们就文章各段的内容、描述方法和语言,在课文一旁的空白处写些简要的批注。 ? ? 各段问题和提示如下: ? ? 1.第1自然段 ? ? ①课文从什么角度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这段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 ? ? 明确:课文从自身感受的角度来写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作者把济南与住惯了的“北平”比较,又与他刚刚离开的伦敦比较,再与热带比较,突出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很自然地发出“济南真的算个宝地”的由衷赞叹。所以,可以从全文最后一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看到作者写本文的目的,就在于对济南的赞美。这段的对比方式,是一种“曲折行文”的手法。 ? ? 这段课文总写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是全文的总起,为下文具体描述作了铺垫。因此,这段与下文是总分关系。? ? ? ? ②课文中的“响亮”是什么意思?“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一句,如果把“声”字去掉,可不可以?为什么?? ? ? ? 明确:“响亮”一词,一般用来指声音宏大。但根据上下文意思来判断,在这里是指“晴朗得刺眼”。“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是说济南冬天的风并不猛烈,是柔和的,如果把“声”字去掉,就说成了“没有风”,不切合实际。 ? ? ? ? ? ? ? ? ? ? ? ? ? ? 第二课时 (继续细读、分析课文) ? ? 2.第2自然段 ? ? 作者怎样描写济南古城的地理环境?作者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济南的可爱的? 明确:“小山把济南围了个圈儿”,这是济南地理环境的特征,也是济南“温晴”的原因。作者从人的感受和对人们的心理描写,来表现济南的可爱。作者把济南比作婴儿,把老城四周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