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3925706

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6.4《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说课教案

日期:2025-10-27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747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022-2023,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 cover
6.4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从容说课 本节从反映一物体沿斜坡下滑时速度(v)与时间(t)的函数图象出发,探索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由此可知,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一个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需要两个条件.这个问题虽然很简单,但它涉及数学对象的一个本质概念———基本量.如一次函数含有两个基本量k,b;平行四边形的确定需要三个条件(如两邻边及其夹角),因此平行四边形的基本量数是3;同理,直线的基本量数是2,正方形的基本量数是1,长方形和菱形的基本量数是2.教学中若能鼓励学生经常作这样的思考,必将增强其对数学对象的理解.另外,本节又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弹簧长度,了解两个条件可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并能由两个条件求出简单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进一步体会到函数表达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很好的数学模型. 因此,本节的重点是了解正比例函数的确定需要一个条件,反比例函数的确定需要两个条件,并能由条件求出一些简单的一次函数表达式,并能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教学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要,鼓励探索方式,表述方式和解题方法的多样化.例如例1中,k值的确定,可以用一次方程求得,也可以用推理的方式直接求得.只要能写出y与x之间的关系,教师就应予以肯定.再者,教学中要注意控制问题的难度,对于b值的得出要从所给的条件中很容易地得出,从而将问题转化为通过另一个条件确定k值.至于一般的由两个条件利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确定函数表达式的问题,将放在下一章“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最后一节,以加强方程与函数的联系. 三维目标 1.了解两个条件确定一个一次函数;一个条件确定一个正比例函数. 2.能由两个条件求出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一个条件求出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并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3.能根据函数的图象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4.能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字问题,也能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让学生认识数字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 教学设计 教学重点:根据所给信息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教学难点: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解决有关现实问题.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两个): 第一个:补充练习(记作6.4A); 第二个:补充练习(记作6.4B).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在上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一次函数图象的定义,在给定表达式的前提下,我们可以说出它的有关性质,如果给你有关信息,你能否求出函数的表达式呢?这将是本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推进新课 1.试一试 某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v(m/s)与其下滑时间t(s)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1)写出v与t之间的关系; (2)下滑3s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分析:要求v与t之间的关系式,首先应观察图象,确定它是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还是一次函数的图象,然后设函数解析式,再把已知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求出待定系数即可. 师:请大家先思考解题的思路,然后和同伴进行交流. 生甲:因为函数图象过原点,且是一条直线,所以这是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设表达式为v=kt,由图象可知(2,5)在直线上,所以把t=2,v=5代入上式求出k,就可知v与t的关系式了. 解:由题意可知v是t的正比例函数. 设v=kt.∵点(2,5)在函数图象上, ∴2k=5,∴k=. ∴v与t的关系式为v=t. (2)求下滑3s时物体的速度,就是求当t等于3时的v的值. 解:当t=3时,v=×3==7.5(m/s). 2.想一想 师:请大家从这个题的解题经历中,总结一下如果已知函数的图象,怎样求函数的表达式,大家互相讨论之后再表述出来. 生乙:第一步应根据函数的图象,确定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或是一次函数; 第二步设步骤的表达式; 第三步根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