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025226

【甘教版】信息技术七上第三单元第二节 物联网传感技术 教案

日期:2025-11-22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9876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版,信息技术,第三,单元,第二,联网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信息技术第三单元第二节 物联网传感技术 课题 物联网传感技术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七年级 学习 目标 1.了解物联网中的传感器种类 2.熟悉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 了解什么叫做传感器。 难点 能够区分物体运用的不同类别的传感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物联网是如何智能感知和获取信息的呢? 很长一段时间,人类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感知周围环境的。然而,依靠人类对物理世界的本能感知已远远不能满足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 例如,人类不能感知上千度的温度,也不能辨别诸如海拔高度、PM2.5等数据。因此人类必须依靠特定的设备,传感器就是物联网中的重要感知设备。 了解传感器 全自动洗衣机———浊度传感器 自动冲水装置———光电传感器和电子系统 遥控器———红外传感器 汽车———是个传感器俱乐部:温度、空气流量、压力、转速等多种传感器。 电饭锅———温度传感器 电熨斗———另一种温度传感器 光电鼠标———光学传感器+图像分析芯片 汽车称重———压力传感器 电子天平———压力传感器+电子系统 电子温度计———红外传感器 思考 阅读拓展资料,了解不同种类的传感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对不同传感器的了解,引导学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 讲授新课 一、传感器的种类 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够将感受到的信息变换成电信号或者其,他形式的信息输出,以满足信息的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需要。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变换电路和辅助电源四个部分组成。敏感元件直接感受被测量的信息,通过转换元件和变换电路转换为电信号,其原理如图3-2-1所示。 传感器是测量自然环境,获取人类生产、生活信息的重要元器件。传感器就是物联网的“感官”,也是人类感官的延伸,如图3-2-2所示。 拓展延伸 常用传感器的工作特点和应用 传统传感器的局限性 网络化、智能化的程度十分有限,缺少有效的数据处理与信息共享能力 现代传感器 特点:微型化、智能化和网络化 典型代表:无线传感节点 各种传感器层出不穷,2009年全球用量达13亿;2010年用于手机的有10多亿,用于汽车市场的有420万;2013年汽车市场用量达到1460万。中国传感器年增15%,未来年用量将超万亿。 二、传感器的应用 通过传感器感知“物”的信息,可以实现对“物”的智能感知和管控。传感器获取的信息与它转换的电信号有严格的对应关系,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如图3-2-3)、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日常生活等领域。 通过视频来看看传感器在农业中应用吧。 视频展示 如家庭中使用的智能扫地机器人(如图3-2-4所示),就是使用了超声波传感器(作用方式如图3-2-5所示)实现无人工干预便能自动避障,进行地面清洁工作。 通过视频我们来看看扫地机器人是如何工作的吧。 视频展示 传感器已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只要细心观,察,我们就可以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各类传感器,如热水器中的温控器、汽车上的油压传感器、空调中的温湿度传感器。 合作探究 仔细想一想,在你周围运用传感器的设备还有哪些呢?这些传感器的特性是什么?想一想并归纳填写到下表中。 .物联网中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常见的传感器主要有哪些? 物联网中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传感器是各种物理物体连接互联网的媒介,物联网平台可以使用多种传感器运行,并提供各种信息和数据,因特网与传感器的互联,使世界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通过物联网传感器收集并执行大量数据,物联网让个人、企业和工业智能地运作。 常见的传感器主要有哪些? 1.温度传感器 这些装置测量物体或周围区域产生的热量。他们可用于空调、冰箱等类似的环境控制设备。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