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071448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表格式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5次 大小:255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延安,我把你追寻,格式,教案
  • cover
课题名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教学目标 认识“延、昔”等7个生字。 能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诗句。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懂得诗歌表达的意思,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 教学重点 1.认识“延、昔”等7个生字。 2.能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诗句。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懂得诗歌表达的意思,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搜集关于“延安精神”的资料。 学生准备:查找“南泥湾开荒”“杨家岭讲话”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一)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延安这个地方吗?这个地方不同于别的地方,在中国有着独特的位置。你们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今天这节课,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去把延安追寻。 二、学习字词 (一)出示本课生字“延、昔、茅、炕、旦、媚”。你能读准本课生字的字音吗?指名学生读,齐读。 (二)“炕”换偏旁,能变成哪些字?“昔”“旦”加偏旁,分别能组成哪些字? (三)出示重点词语。 1.你能读好下面这些词语吗?延安、昔日、雨后春笋、茅屋、土炕 一旦、明媚。 2.开火车读,齐读。 三、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做到正确、有感情。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聆听,注意节奏和韵律。 2.学生齐读诗歌。 (三)理清诗歌结构,概括每部分的主要意思。 第一段(第1、2小节):对延安精神的追寻。 第二段(第3、4小节):现代化的生活依然需要延安精神。 第三段(第5、6小节):时代呼唤延安精神。 四、理解诗歌 (一)走进文本,提出核心问题。 1.师:诗中多次提到“追寻”,作者是在追寻什么呢?和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延河叮咚、枣园梨花的清香、南泥湾开荒的镢头、杨家岭讲话的会场)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2.点拨:从表面上来看,作者是在追寻这些地方,但是第5小节提到“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说明作者追寻的是什么呢?(延安精神) 过渡:作者追寻的是延安精神,为什么要写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呢? (二)出示资料,教师适时点拨。 1.“枣园梨花的清香”———在枣园有毛泽东居住的窑洞,在窑洞前有几棵梨树,这里暗指毛泽东及中央领导在这里从事的革命活动。 2.“杨家岭讲话的会场”———杨家岭有当年党中央的办公楼和中央礼堂,许多重要会议曾在这里召开,暗指当年毛主席和党中央对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 3.“南泥湾开荒的镢头”———南泥湾是一条狭窄的溪谷,此地野兽出没,荒无人烟。359旅全体指战员奉命来到这里,挖窑洞、吃野菜,自制工具搞生产。他们艰苦奋斗了三年,将南泥湾变成了“陕北的好江南”。追寻“南泥湾开荒的镢头”,就是追寻359旅全体战士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借助图片,感受时代发展。 1.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我国的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自由读诗歌3、4小节,找找形成对比的事物,用不同的符号做一下标记。 (如今的高楼大厦、琳琅满目的家电,昔日的茅屋和土炕。)(如今的宇宙飞船、电子计算机,昔日的老牛破车。) 2.齐读诗歌5、6小节,说说你对延安精神的理解。 3.师:今天的社会发展变化,是建立在过去基础上的,是延安精神的持续作用,我们不应该忘却延安精神。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仍然是我们重要的精神支柱,需要继承和发扬。 布置作业 我们应怎样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联系学习生活实际,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首诗歌描写的内容和表达的情感,离学生的生活经历和认知世界较远。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引导,进行必要的讲解。这节课, 我讲解的时间有点长,学生自读自悟不够充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