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075946

【新课标】人教版六上第五单元第五课时《苏珊娜》课件+音视频素材

日期:2025-09-19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60次 大小:359555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音视频,课件,苏珊娜,单元,课时
    (课件网) 《苏珊娜》 人教版 六年级上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目标: 通过运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实践活动,感受歌曲的节奏 特点,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 艺术表现目标: 用欢快、轻松、自然的声音唱好《噢!苏珊娜》, 感受美 国乡村音乐轻松、快乐的音乐情绪。 创意实践目标: 熟悉歌词,在不断的提问和回答中唱好歌曲,熟记 歌词。通过创编歌词,培养了学生即兴创编的能力,表达了音乐课的 趣味性。 文化理解目标: 通过教学能够让学生初步感受美国乡村音乐轻松自由的情绪,体会朋友之间真诚的情谊。体会多元的音乐风格。 01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我们来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听完之后你能说出这首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 新知导入 在遥远的美国,有一个名叫杰克的男孩和一个名叫苏珊娜的女 孩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从小就生活在美国阿拉巴马,每当杰 克弹着心爱的五弦琴,美丽活泼的苏珊娜就会伴随着琴声唱歌跳舞, 他们度过了快乐而难忘的童年生活,后来,苏珊娜一家要搬到美国的路易斯安那州去生活,他们再也不能经常见面了,非常伤心,过了很多年,杰克非常思念他的好朋友苏珊娜,决定去路易斯安那州探望他多年不见的好朋友,于是他坐着飞快的马车弹着五弦琴,情不自禁的唱起了歌曲《噢!苏珊娜》 02 新知讲解 聆听《苏珊娜》 初听乐曲 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歌曲情绪是怎样的? 小快板 欢快 初听乐曲 音乐中的快板、慢板、行板、柔板等表示乐曲根据不同表现需要而行进的速度。 速度是指节拍的速率。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慢、快和适中。 速度术语一般记在乐谱开头,大多是意大利语(也有时采用本国语) 小快板的速度是怎样的? 作者简介 史蒂芬·柯林斯·福斯特,1841年,他考入大学,开始作曲,1842年,他16岁时出版了歌曲《爱人啊,请打开格窗》。后在匹兹堡的棉花仓库担任工作,接触了黑人演唱的歌曲,对他后来的创作产生重要的影响。一生他写了近200多首美丽动人的歌曲,其中有160余首已出版,而且几乎全是自己创作歌词。如:《哦,苏珊娜)、《尼德叔叔》、《故乡的亲人》、《我的肯塔基故乡》、《金发的珍妮》、《美丽的梦中人》、《老黑奴》等。1864年1月13日病逝于纽约,年仅37岁。《哦,苏珊娜!》是福斯特最早写的一首歌,像福斯特的许多歌曲一样,这首歌也是写化装黑人乐队表演的。一夜之间,这首歌就引起轰动———成了立即流行的“民歌”,也是淘金热时期涌向西部的开发者们最喜爱的一支歌。 聆听《苏珊娜》 初听乐曲 歌曲的是是什么拍子 歌曲属于什么音乐类别? 2/4拍 美国乡村民谣 新知讲解 乡村音乐是土生土长的美国音乐,体现了浓郁的美国南方民间音乐的风格。传统的乡村音乐从19 世纪的弦乐曲和传统叙事歌中发展而来,他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不受性别和年龄限制,也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一把吉他,外加班卓琴和口琴乐器的伴奏,歌手便可以尽情抒发他们心中的快乐和忧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乡村音乐的歌手和歌迷几乎都是农民、牛仔、矿工和伐木工等生活在南部乡村的美国白人,歌手唱歌时也总是带着浓重的南方鼻音。大部分歌曲的内容都表达了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对乡土的眷恋之情,或者反映了生活的艰辛,贫困的煎熬以及家庭的温馨等。 歌曲背景 《苏珊娜》是一首美国乡村民谣,这首欢快的歌谣曾经风靡全球,据说当时在匹兹堡担任仓库点收员的福斯特,发起并组织了一个业余男声五重唱团。其中有位团员的妻子叫苏珊·肯脱莱脱,相貌十分美丽动人,除了一头金色的卷发外,她爽朗、活泼、直率的性格也非常惹人喜爱。作者福斯特正是以此为灵感,创作出本曲的。歌中表达了主人公对苏珊娜的刻骨铭心的爱。为了这份爱他可以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