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七 册 第 六 单元 课题:火车向着韶山跑 一、教学目标1、聆听音乐,感受乐曲所描绘的火车的形象和声音,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2、学生能积极参与歌唱、律动及打击乐伴奏等音乐活动,从而记忆《火车向着韶山跑》的主题旋律。重点3、学生能够了解木管五重奏的演奏形式和演奏乐器。难点二、教学目标设计依据1.教材分析《火车向着韶山跑》是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一首木管五重奏。作者通过对自然声响的模仿,运用跳跃、轻快的节奏,刻画了火车疾驰向前的形象,音乐充满了自豪、幸福之感。曲首的和弦表现火车启动时汽笛的长鸣,接着大管模拟车轮的滚动声。第一乐段的主题音乐,在大管奏出的跳跃性低音和单簧管奏出的快速固定音型车衬托下显得格外神气,表现了少年儿童活泼开朗的形象和愉快的心情。乐曲中段转入抒情歌唱部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列车上欢歌笑语的情景。最后乐曲再回到主题部分,再列车隆隆声中结束全曲。 2.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而且形体灵巧,适宜采用律动、图片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直观教学。《火车向着韶山跑》短小有趣,形象鲜明,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培养听赏兴趣,逐渐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音乐积累,认识、了解了打击乐器,愿意积极表现歌曲和为打击乐器伴奏。同时,这是一首改编而成的木管五重奏,很多学生接触不多,对于演奏形式以及所用的演奏乐器应该不太了解。 第一课时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交流预设 活动一:情境导入活动二:欣赏A段 1、初听引子部分是哪种交通工具?你能模仿一下吗?2、复听在音乐中找一找这两种声音并模仿过渡:今天的音乐课就要乘着这列火车开始我们的音乐之旅了,车厢里还传来了动听的旋律呢!听一听,这段旋律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感受呢?1、聆听A段有怎样的感受?2、复听A段听:火车向着哪儿跑呢?3、介绍背景、揭题4、学唱A段(1)模唱歌谱(2)带入歌词 学生聆听并且用动作或者声音模仿学生聆听并感受A段学生聆听学生学唱A段 预设学生对韶山应该没有多少了解。预设:在学唱过程中,学生的音准、节奏可能会出现偏差;最后两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一个比较高、一个比较低;加上前奏学生可能不能很好地进入。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交流预设 活动三:聆听全曲活动四:欣赏A’段活动五:欣赏B段活动六:完整表现活动七:了解木管五重奏 (3)完整演唱(4)加入汽笛和车轮滚动声跟音乐开口默唱(5)跟音乐完整演唱1、完整聆听全曲,听一听这段音乐在整首乐曲中一共出现了几次?追问:分别出现在乐曲的什么地方?这两段音乐是相同的还是相似的?2、揭示A段和A’如果把开头部分用字母A来表示,那么结尾部分呢?1、聆听A’间奏猜猜小火车又开去了哪呢?追问:为什么?2、模仿火车律动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1)请学生示范(2)请一列小火车跑起来1、聆听B段边听音乐边欣赏风光视频,这段音乐的情绪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加入打击乐伴奏揭示B段揭示全曲分为A B A’ 完整表现乐曲1、揭示木管五重奏什么叫木管五重奏?聆听全曲听一听是哪一类乐器在演奏? 认识乐器结束:今天我们乘着火车结束了一段快乐的音乐之旅,最后听着《火车向着韶山跑》,让我们的小火车们快乐地驶出教室吧。 学生聆听全曲聆听A’段间奏学生模仿火车开动学生聆听并感受看着图谱加入乐器伴奏学生完整表现全曲学生了解木管五重奏及其演奏乐器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用字母B来表示;也有学生能说出用A’来表示。预设:可能听不出情绪比较舒缓。预设:学生在拿放乐器时可能不够整齐,不能很好地接入下一段预设:学生应该不太了解木管五重奏;不太认识其演奏的乐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