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299422

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吾手写吾心》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4-30 科目:美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680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苏少版,八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 水墨交融写青山——吾手写吾心,教学设计
  • cover
《水墨交融写青山———吾手写吾心》教案设计 一、背景信息 设计者: 适用学生:八年级 教材:苏少版《美术》八年级 二、选材分析 本单元选自是苏少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的第4课内容《水墨交融写青山———吾手写吾心》,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中国山水画是以山川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形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但尚未从人物画中完全分离。隋唐时开始独立,五代、北宋时趋于成熟,成为中国画的重要画科。教材通过感受古人“笔墨”、追寻大师的意境等版面分割,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适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学生通过尝试山水画的笔墨语言,明了传统不是凝滞不变,而是不断发展前进的。 三、21c技能、教学(学习)目标、重难点 (一)21C技能1. 能有效地获取有用信息,能批判地评估信息,能准确有创意地运用笔墨语言面对的问题;2. 能协同工作,共同承担责任;3. 能与其他人和谐高效地合作交流学习。(二)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山水画笔墨的表现方法及一般构图法则。尝试与他人合作临摹或改大师作品。过程与方法:借助对比观察法,通过学生自主体验宣纸的特点。感受山水画生动变化的笔墨意趣,了解山水画的程式化语言及独特的艺术特色。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体悟山水画意境,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弘扬国艺,传承文明! (三)重难点1. 山水画程式化表现及其艺术特色。2. 山水画作品意境的表达。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中国山水画了解较少,为了能让学生对中国画产生兴趣,课前布置学生准备宣纸、毛笔、墨汁等画材,通过ppt以及教师范作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欣赏来感受中国山水画的魅力。同时,八年级的学生更善于表达个性化的观点,对于事物的感受更加独特,因此在教学中,也充分发挥学生这一活力,为其创设情境,给予学生充分的表达空间。 五、教学方式选择与规划 在本项目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使用了探究式,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研究性学习;同时,分组合作,搜集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笔墨语言,通过体验山水画创作,让学生有一定的成就感,增强学生学习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 六、教学资源准备 信息化资源: 手机、电脑及相关课件常规资源: 学案、毛笔、宣纸教学支撑环境:常规配置多媒体设备的教室 七、教学过程 主要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组织讨论引入环节 (一)导入新课关注身边美景。课题:《水墨交融写青山》 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讨论彼此的看法。这样做可以使其在相互讨论中实现相互启发。 关注生活中的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积极参与活动的集体使命感。 自主学习 活动一 初体验学生初体验,试笔。感悟山水画的笔墨语言,以山川自然景观为主体的绘画。 全班人进行笔墨尝试,发现问题,该怎么解决呢?学生指出所用的绘画工具,小组内自主探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手实践的能力,细节决定成败。 合作探究 活动二 细赏析1.唐 王维 《雪溪图》诗中有画、画中有诗。2.元 倪瓒《容膝斋图》 章法、意境、情感的表达。3.元 赵孟頫《秀石疏林图》 文人画的笔墨语言及构成形式。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赏析中国山水画经典作品,学生非常踊跃,说出自己的观点 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小组间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活动三 探技法 教师示范,与学生一起感受山水画的笔法墨法。活动四 试合作分组活动,运用笔墨尝试合作临摹《秀石疏林图》或改大师作品(可适当改动)。大胆入画、注意卫生! 通过教师在实物展台笔墨演示,带领学生一起直观感受山水画的笔法、墨法。学生创新学习、分组合作,全员参与学习。 培养学生21世纪的信息素养及操作能力,学生观察细微变化的能力,团队合作协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