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46671

6《景阳冈》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3602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景阳冈,教案
  • cover
《景阳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踉踉跄跄”、“霹雳”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作者通过动作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武松的英勇无畏,有勇有谋,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武松打虎的过程。 教学难点:感受武松的英勇无畏,有勇有谋。 三、视频导入 播放《武松打虎》视频,并利用激情昂扬的《好汉歌》把学生引进水浒的想象中,进而引出课题《景阳冈》。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产生的优秀长篇章回小说。 作者施耐庵。小说以北宋宣和年间的宋江起义为历史依据,在民间广泛流传的水浒故事基础上加工而成。是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形象地揭示了“官逼民反”这一起义根源,歌颂了起义英雄的斗争,也反映了起义失败的原因。《水浒传》在艺术上最杰出的成就,是成功地塑造了武松、鲁智深、林冲、李逵等众多英雄形象。 四、初读 1.字词:“踉踉跄跄”“霹雳”的认读。 文言词语的解释供教师参考。 筛:斟。筛酒,即斟酒,倒酒。 客官:旧时店家对顾客的尊称。 如何:这里是“为什么”的意思。 但凡:凡是,只要。 榜文:官府的告示。榜,古代指文告。 印信:印章。 岂不枉送:难道不是白白送掉。枉,白白地。 请勿自误:请不要使自己受伤害。误,受伤害。 平生气力:全身的力气。平生,一般指一生。 却把大虫吓唬我:却用老虎吓唬我。把,用。 内容:本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依次写了武松喝酒,上岗,打虎到最后下岗的故事。 五、析读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交流:你最喜欢这个故事当中的哪一个部分? (一)武松打虎—以守为攻 1.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老虎的凶猛呢? 2.大虫抓人有哪“三般” (一扑,一掀,一剪) 3. 面对这支身手敏捷,兽性大发的恶虎,武松只有哪一招来应对? (闪) 4.作者为什么一次又一次的用“闪”字?如果把它换成“躲”好不好,为什么? (“闪”用在这里很能表现人物的机警敏捷。而“躲”却显得很被动) 5.还有吗? (这一个连一个的“闪”字,表现了武松的机智勇敢) (二)武松打虎—转守为攻 1.武松又是怎样转守为攻,成功的打死老虎的呢? (武松见大虫翻身回来,就双手抡起哨棒,使尽平生力气,从半空劈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 2.勾画出描写武松动作的词语,说说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什么? (“抡、劈、揪、按、踢、提、打”等字,形象生动地凸显了武松打虎的英雄气势) 3.这样激烈的画面你们能想象出来吗? (播放“武松打虎”电影片段) 4.谁可以上台将它表演出来? 5.从这里可以看出武松是一个怎样的人? (英勇无畏) 指导朗读,感受武松的有勇有谋。 六、品读 你认为武松景阳冈打虎与现在保护野生动物相矛盾吗?为什么? 七、小结作业 作业: 课外阅读水浒传,缩写《景阳冈》,或者写一写自己的感受。 八、板书设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