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449761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3 《春夜喜雨》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62次 大小:13262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春夜喜雨,课件部
  • cover
(课件网)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 知人论世 创作背景 知人论世 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徒的生活后,终于来到成都定居。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 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01 02 03 注意生词 注意语音语调 感受诗人的情感 目录 《春夜喜雨》 —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朗读指导 LOGO 知:明白,知道。说雨知时节,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乃:就。 发生:萌发生长。 潜( qian ):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润物:使万物受到春雨的滋养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LOGO 头就用一个"好"字赞美"雨"。为什么好呢,因为它"知时节"。这里就是把雨拟人化,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春天是万物萌芽生长的季节,正需要下雨,雨就下走来了。它的确很"好"。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LOGO 颌联进一步表现雨的"好",其 中"潜"、"润"、"细"等宇生动地写出了雨"好"的特点。雨之所以"好",好就好在适时,好在"润物"。 拟人化手法。"潜入夜"和"细无声"相配合,不仅表明那雨是伴随和风而来的细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润物",无意讨"好"。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LOGO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花重 :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锦官城: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时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有用作成都的别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LOGO 颈联从视觉角度描写雨夜景色。在不太阴沉的夜间,小路比田野容易看得见,江面也比岸上容易辨得清。 如今放眼四望,"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两句写出了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LOGO 尾联是想象中的雨后情景,紧扣题中的"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景象。如此"好雨"下上一夜,万物就都得到润泽 "红湿""花重"等字词的运用,充分说明诗人体物细腻。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LOGO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 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诗意 提问? 《春夜喜雨》描写了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雨写活了,抒发了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作者通过对“好雨”的赞美,表现了自己的高尚品格。 情感 谢谢观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