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4637674

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数学下册 8.4 统计图的选择 教学设计+分层作业

日期:2025-10-17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25564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计,分层,教学设计,选择,教版,下册
  • cover
学情分析: 本节课选自鲁教版五四制六年级第八章《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第四节,是对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和如何选择统计图的探索与学习。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接触和认识了条形,扇形,折线统计图,具备了初步的观察、操作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为学生由感性升华到理性提供了有利契机。本节课既是对数据搜集与表示的继续,是发展动手能力的重要载体;又是后面学习统计知识的基础,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数据分析观念与数据处理能力,无论是在本章还是在整个中学数学教材中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重点难点 重点:1、能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 2、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难点:1、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制作三种统计图并会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环节一 搜集信息,触摸新知 1.老师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搜集你最感兴趣的意见事情的有关数据,并根据搜集的数据绘制成统计图。 2.学生以组为单位展开社会调查,并根据搜集的数据绘制成统计图。 3.教师出示图片,唤起学生回忆。 【设计意图:学生将对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调查采访或查阅资料,经历收集数据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希望学生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统计图在社会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乐于探索研究的学习品质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同学们收集的素材为后面分析各种图表的特点和选择制作各种图表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在课堂中用源于学生真实调查的数据获图表展开教学,必将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唤起知识记忆,直观触摸到统计图的知识。】 环节二 观察探究,认识新知 1.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统计图,老师引导学生从统计图上获得相关的信息。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展示自己制作的统计图,并说明数据的来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统计图获得相关的信息及此统计图对现实的实际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自搜集数据,整理资料,制作统计图,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能够较好地体现数学的现实性,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观。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从统计图中获取信息的读图能力,从而引起学生对统计图选择的思考。并且学生通过对获得信息的描述和概括,有利于形成准确而精炼的语言描述能力。】 2.老师出示自己根据世界人口情况绘制的统计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统计图,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1)三幅统计图分别表示了什么内容? (2)从哪幅统计图中你能看出世界人口的变化情况? (3)2050年非洲人口大约将达到多少亿?你是从哪幅统计图中得到这个数据的? (4)2050年亚洲人口比其他各洲的人口总和还要多,你从哪幅统计图中可以明显的得到这个结论? 学生活动:观察统计图,总结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的观察三种统计图,意在感知统计图的特点,师生共同参与讨论交流,得出三种统计图的特点。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的机会,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接受知识为探索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 环节三 动手制作,深化新知 活动一:我来选择 1、给出沈阳2014年1月到12月平均温度的一些数据,可以制作什么样的统计图。 2、给出沈阳2014年1月到12月降水量的一些数据,可以制作什么样的统计图。 3、你能谈谈应该怎样合理选择统计图吗? 学生活动:思考分析、相互交流,总结出选择统计图的依据。 教师活动:组织学生完成,引导学生探索。 【设计意图:】 活动二:我来设计 育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