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68948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古诗三首 枫桥夜泊课件(共11张PPT)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2次 大小:51623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枫桥,PPT,11张,课件,夜泊,三首
  • cover
(课件网) 枫 桥 夜 泊 【唐】张继 生字 注释 课文解析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张继:(?-779?)唐朝襄州人(今湖北襄樊)公元753年考上进士,做过监城判官和祠部员外郎等官职。他所写的诗不事雕饰,富有自然美,以“枫桥夜泊”一诗闻名中外。 词句注释 枫桥:桥名,在苏州城外 夜泊:夜间把船停靠在岸边 渔火:渔船上的灯火 愁眠:船上的旅人怀着忧愁,难以入睡 姑苏:苏州 寒山寺:在枫桥西一里,因唐初一个叫寒山的诗僧在这里过夜而得名 认识生字 gū 姑 (姑姑) 造句:我的姑姑下星期将从美国回来。 qíao 桥(桥梁) 造句:勤奋是走向成功的桥梁。 chóu 愁 (忧愁) 造句:他满面忧愁地望着江边。 课文解析 月落乌啼霜满天 【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叫,到处都是寒霜,夜空充满了寒意】 诗的首句,写了秋夜三种有密切关联的景象:月落、乌鸦、霜。 江枫渔火对愁眠 【江边枫树黑压压一片,渔船上的灯火星星点点,我伴随着愁苦难以入眠。】 这一句写了“江边”“渔火”以及渔船上一夜未眠的客人。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姑苏城外上的寒山寺的钟声,在这充满寒意的夜里,传到客船里来了。】 这两句是诗人所听到的,这“夜半钟声”不但衬托出了夜的静谧,而且揭示了夜的深沉。 赏析 这是记叙夜泊枫桥的景象和感受的。首句写所见(月落),所闻(乌啼),所感(霜满天);二句描绘枫桥附近的景色和愁寂的心情;三、四句写客船卧听古刹钟声。平凡的桥,平凡的树,平凡的水,平凡的寺,平凡的钟,经过诗人艺术的再创造,就构成了一幅情味隽永幽静诱人的江南水乡的夜景图,成为流传古今的名作、名胜。此诗自从欧阳修说了“三更不是打钟时”之后,议论颇多。其实寒山寺夜半鸣钟却是事实,直到宋化仍然。宋人孙觌的《过枫桥寺》诗:“白首重来一梦中,青山不改旧时容。乌啼月落桥边寺,倚枕犹闻半夜钟。”即可为证。张继大概也以夜半鸣钟为异,故有“夜半钟声”一句。今人或以为“乌啼”乃寒山寺以西有“乌啼山”,非指“乌鸦啼叫。”“愁眠”乃寒山寺以南的“愁眠山”,非指“忧愁难眠”。殊不知“乌啼山”与“愁眠山”,却是因张继诗而得名。孙觌的“乌啼月落桥边寺”句中的“乌啼”,即是明显指“乌啼山”。 中心思想 描写了深秋时节诗人在苏州城外寒山寺边枫桥下船上看到清寂景象,听到乌啼及钟声;写出了诗人泊舟枫桥之夜心绪不宁,倍感凄清寂寥之情.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怎样的秋景? 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 游子面对霜夜江枫渔火,萦绕起缕缕忧愁。 课后练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