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673890

【新课标】四语下4《三月桃花水》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日期:2024-06-1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1361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素养,答案,任务,学习,分层,核心
  • cover
原创连载,转载出版必究 【新课标】四语下核心素养分层学习任务单(含答案) 4.三月桃花水 一、单元阅读主题:田园生活 二、单元语文要素: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本课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提高文化自信。 语言运用:依据课文中的画面,体会语言的优美。【语文要素】 思维能力:能抓住关键语句,自主选择合适的方法感受桃花水的动听和清澈。 审美创造:体会语言的优美,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优美,读出作者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 四、本课新课标学习任务单。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一(基础性学习单) 一.用“ ”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绮丽(qǐ yǐ ) 应和(hé hè) 谈心(tán dàn) 纤细(xiān) 丝绸(cóu chóu ) 朝霞(zháo zhāo)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 1.下列加点的多音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妈妈和奶奶在厨房里和面,她们聊着家长里短,互相应和着。 A.hé hè huò B.hè hé huó C.hé huó hè D.huò hé hè 2.“和”是多音字,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和弄( ) 应和( ) 和风细雨( ) 和面( ) 和平( ) 曲高和寡( ) 和诗( ) 和气( ) 和泥( ) 附和( )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绮丽 奇妙 B.应和 和谐 C.回旋 螺旋 D.谈心 平淡 4.下列不能替换语段中的画线词“绮丽”的一项是( )。 A.瑰丽 B.艳丽 C.绚丽 D.壮丽 5.本文是按照( )的结构来组织材料的。 A.总一分 B.总一分一总 C.分一总 6.作者从( )两个方面描写了三月桃花水特有的美。 A.声音、颜色 B.蓝天、河流 7.对下面两句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是什么声音,像一串小铃铛,轻轻地走过村边 是什么光芒,像一匹明洁的丝绸,映照着蓝天 A.这两句话重点写铃铛的响亮和丝绸的光洁。 B.这两个问句,句式整齐,用比喻的手法引发读者对“声音”和“光芒”的好奇。 C.这两个问句,一句点明下文春水滋润大地的声音,一句点明下文春水装点大地的景象。 8.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啊,河流醒来了! B.三月的桃化水,是春天的竖琴。 C.垂柳披上了长发。 D.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麦苗谈心。 9.古代文人将农历三月称作“桃月”,那么农历九月是( )。 A.杏月 B.荷月 C.菊月 D.梅月 10.下列关于这篇文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春水如油,滋润万物。 B.一年之计在于春,.日之计在于晨。 C.文章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三月桃花水预示着滋润新的生命。 第二部分 积累与运用二(拓展性学习单) 三、根据提示,填写本课所学的内容。 1.作者通过哪些景物来描绘桃花水滋润万物、装点大地的景象 完成下面的图示。 2.《三月桃花水》从_____和_____两个角度描绘了春水给人带来的美好感受,抒发了作者对桃花水的_____和_____之情。 3.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那忽大忽小的水声,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那纤细的低语,是在和刚刚从雪被里伸出头来的麦苗谈心;那碰着岸边石块的叮当声,像是大路上车轮滚过的铃声…… (1)这句话从( )的角度描绘了三月桃花水带来的美好感受。 A.视觉 B.味觉 C.听觉 D.嗅觉 (2)这句话运用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把“_____”“拖拉机的鸣响”“低语”“_____”融合在一起展现了_____的景象。 (3)从句子中可以体会到作者_____之情。 四、照样子,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写作者的所听、所见和所想。 例:听到 水声 ,想到桃花水在应和着拖拉机的鸣响; 听到_____,想到_____; 听到_____,想到_____。 我来想象: 作者还会听到_____,想到_____。 例:它看到 燕子飞过 ,想到 燕子的翅膀上裏着白云 。 它看到_____,想到_____。 它看到_____,想到_____。 我来想象:它还会看到_____,想到_____。 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