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14517

4《梅花魂》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9次 大小:158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梅花魂,教案
  • cover
4.梅花魂 一、教学目标 1.认识“葬、腮”等8个生字。 2.默读课文,说说课文谢了外祖父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揣摩这种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4.能说出对题目《梅花魂》的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思念祖国的思想感情,并思考是感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 2.能说出对题目《梅花魂》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梅兰竹菊被誉为花中四君子,梅居首位,出示关于梅花的诗词,一起来吟一吟诵一诵。 2、梅花高洁美丽,自古被人们所喜爱,在作者陈慧瑛的童年世界中也有着对梅花难以磨灭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墨梅,齐读课题。 二 初读课文,预习检测 1、课件出示生字词,指名读,齐读,重点理解抹净、蒙眬。 2、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写了外祖父哪几件事呢? 第一件事,小时候,外公教“我”读唐诗宋词时落泪; 第二件事,“我”弄脏墨梅图,遭外公训斥; 第三件事,外公因不能回国而哭泣; 第四件事,外公送墨梅图给“我”; 第五件事,临别时,外公送我“梅花手绢”。 3、用列小标题的方法概括这几件事。 (吟诗落泪、珍爱梅图、难归痛哭、赠予梅图、送梅花绢。) 三 精读课文,感悟研究 1、本单元我们已经学了三篇课文,知道了《祖父的园子》一文将感情蕴含在园中的花朵、虫子、鸟儿等具体事物中,《月是故乡明》中典型的事例和直抒胸臆的语句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那么这篇课文中,作者是怎样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2、首先我们来品一品人物内心,你从哪里感受到外祖父十分珍爱墨梅图? (1)出示第一组句子: “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 “唯独书房里拿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①自己读一读,外祖父为什么要保存这幅墨梅图呢? 因为外祖父对家乡的思念,以梅花托物言志,可以看出他对梅花的喜爱以及对祖国的热爱与眷恋之情。 ②文中还有哪里也可以看出外祖父以梅花托物言志? (2)出示第二组句子: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刮去污迹,又用白绸子抹净。” “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白绸子慢慢抹净。” ①能不能把“轻轻”“慢慢”删掉呢? 不能,这两个词语更能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②指导朗读这句对外祖父的描写。 (3)出示第三组句子: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不能玷污的。” 将第二句和第一句原句对比读一读,哪句话给你的印象更为深刻呢?(反问句更能强调梅花的清白不能玷污。) 总结:在品读语句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分借助对比,可以上下文对比,可以改变句式对比,可以去掉一些关键词对比,这样我们在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时候,会更深刻。 3、除了对比句子,我们还可以对比一些语段。 (1)出示第一段: ①外祖父为什么会落泪呢? 这些诗词勾起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无限思念,漂泊他乡的浓浓愁绪,就不由得流下了眼泪。 ②那么外祖父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呢? 为了让“我”从小受到民族熏陶;同时借教读这些诗词,寄托自己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2)出示第二段: ①这一回外祖父为什么落泪? 外祖父为自己年事已高,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而伤心,突出外祖父的思想之情。 (3)你能找到外祖父第三次落泪是在什么时候吗?出示第三段。 (4)我们把这三句话放在一起品一品,仔细读一读,你发现这三次哭的不同了吗? 外祖父的情感一次比一次强烈,哭的程度一次比一次深。同样因思念祖国而哭,但程度是不一样的,前面是见字流泪,触景生情,这是思乡之泪。接着当离别之时,再也不能回国了,难以压抑自己的情感,这是无奈之泪。最后,当作者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