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4722404

3《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7次 大小:1584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 cover
五下《月是故乡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学习本课的生字、词语。 2.梳理作者描写的济南、朗润园、故乡的月亮的不同特点,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3.体会作者不同的抒情方法:借月亮表达情感与直抒胸臆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梳理作者描写的济南、朗润园、故乡的月亮的不同特点,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2.体会作者不同的抒情方法:借月亮表达情感与直抒胸臆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步:梳理作者见过哪些地方的月亮 1.作者季羡林见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原因他在课文里写得清清楚楚的,浏览课文,找出相关句子。 我在故乡只待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待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 2.季羡林为什么会去这么多地方生活、工作?看完这段资料,你就明白了。 (季羡林出生于山东省清平县一个农民家庭,6岁时到济南,在家境小康的叔父家。在济南,季羡林有机会接受较好的教育。1930年,季费林考取了清华大学,攻读外国文学。在这所中国一流大学里,季费林受到了良好的学术训练,并发表了不少散文。1934 年秋,季黄林完成学业,第二年,得到了出国留学的机会,在德国哥廷根一住就是十年。) 3.请再去浏览课文,作者到底提到了哪些地方的月亮?可以一边读,一边在文中画一画。 济南的月亮 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月亮 北京朗润园的月亮 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的月亮 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的月亮 碧波万顷的大海中的月亮 巍峨雄奇的高山上的月亮 (1)这些词组你都会读吗?对照课文中的拼音,自己读一读。 (2)这里有几个词语是新词,我们不仅要会读,还要知道它们的意思。 风光旖旎:风光美好、风光美丽。 碧波万顷:形容大海碧蓝一片,宽广无边。 巍峨雄奇:形容山高大、雄伟、壮观的样子。 第二步:梳理作者详写了哪几处月亮 1.这七处月亮,有哪几外是作者花了笔墨,比较详细地展开写的? ———济南的月亮。 ———故乡的月亮。 ———北京朗润园的月亮。 2.这七处月亮,作者觉得都挺好看的,都是美妙绝伦的。为什么作者就选择这三处比较详细地写呢?老师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理解,把你们的理解说来听听。 ———这三处月亮都是中国的。 ———作者到了国外,济南就是故乡,朗润园也是故乡。这三处都是故乡的月亮。 3.在比较详细描写月亮的段落中,朗润园的月亮写得很美,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读正确,读通顺。 我现在年事已高,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儿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然而,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1)读完之后,你觉得这一段描写朗润园月亮的文字有什么特点?———四字词语特别多。 ———像文言文,有古文的味道。 ———特别优美。 (2)如果用现在的话,用大部分人都能看懂的话,用长长短短的句子来改写这段话,你会怎么改写呢?改写之前我们来看一看,这段话中提到了哪些景物,圈一圈。 ———有树有竹,有水有山,有河面有荷花有鸟。 (3)改写的时候要把这些景物都写进去。现在就开始写一写,要写优美哦。 (4)谁来读一下自己改写的片段? (5)一比较,我们就能发现季羡林语言的美,就能发现季羡林的语言特点。下面,我们有感情地读一读。 4.下面,我们再来研究一下季羡林是怎么写济南的月亮的。 ———引用了苏东坡的句子“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1)苏东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月亮从东山后升起,在斗宿和牛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