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顽皮的小闹钟 教材分析: 苏少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拨动的琴弦》中欣赏作品。管弦乐《顽皮的小闹钟》是美国作曲家安德尔逊创作的一首描绘性的音乐作品。乐曲形象鲜明、情绪欢快、明朗,特别是表现小闹钟节奏的音型非常突出。乐曲为D大调, 四二拍,采用回旋曲式写成。 教学目标: 1.仔细聆听音乐,感受乐曲所表现出的轻松愉快的氛围,对欣赏这首管弦乐作品持有浓厚的兴趣。 2.能准确地听辨和记忆主题旋律,感受回旋曲式。 3.能结合打击乐器、图谱、身体律动等表现方式来欣赏此类音乐作品。 教学重点:主题欣赏 教学难点: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对音乐做出恰当的反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双响筒、蛙鸣器、碰铃等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这是什么?它能发出哪些声音? 课件出示闹钟及其三种声音:拧发条声、指针走动声、闹铃声,让孩子们听一听、猜一猜。 【设计意图】挖掘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移到“听”,安静地聆听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活动。 2.你能用不同的方式来模仿这些声音吗? 拧发条声 指针走动声 闹铃声 嘴巴念、 口技 kelelele 打舌 滴答 叮铃铃 敲击 打击乐器 蛙鸣器 双响筒 沙锤 碰铃、串铃 身体 律动 拇指食指捏紧转动 手臂摆动 摇手 【设计意图】挖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唱、敲、动这些方式来表现三种声音,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为表现音乐做好准备。 3.配上背景音乐表现指针走动的场景 。(背景音乐用《顽皮的小闹钟》主题音乐。) 【设计意图】选用主题音乐作为背景、一方面是为了让孩子们多听、便于对主题的记忆,另一方面这个环节是对前面声音模仿后的一个小型综合表演。 4.揭题———安德尔逊———《顽皮的小闹钟》 二、主题欣赏 1.仔细聆听主题,乐曲带给你怎样的情绪?(欢快活泼) 2.如果用图形来表示,你觉得连线合适还是虚线合适? 2.带着这样的感觉再来表现一次主题音乐。(身体、双响筒) 【设计意图】这次的要求比导入环节要高,除了表现准确之外,还要求情绪的表达恰当,要表现出跳跃、活泼、顽皮。 3.听一听,老师是如何来表现的?(填词唱) 4.你能学一学老师的表现方式吗?(出示乐谱) 【设计意图】用填词的方式加入主题表现,是为了强化对主题的记忆、增强学生对主题旋律的体验、为下面的主题听辨和全曲结构分析做铺垫。 5.初次全曲欣赏,听辨主题,在主题出现的地方举手示意。 【设计意图】在对主题旋律熟悉后,安排初次全曲欣赏,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掌握主题音乐记忆的一次检测反馈,另一方面能让学生对乐曲结构有个全面的了解,再者,为下面的插曲欣赏做准备。 6.主题一共出现了几次?其它地方出现的旋律一样吗? 三、插曲欣赏 1.对比聆听,插曲一和主题旋律所表达的情绪有何不同?(主题欢快活泼,插曲一则抒情优美) 【设计意图】对比欣赏比直接欣赏更直观形象。 2.你能用不同的动作或图谱表现插曲一吗?(连线)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欣赏主题的方式来欣赏插曲一,现学现用,授之以渔。 3.乐曲的第四部分也就是插曲二部分出现了闹铃声,听一听闹铃声出现在哪里?跟着敲一敲、做一做。 【设计意图】闹铃声的出现相对有规律,用聆听并参与表现的方式来欣赏,可以增强学生听赏的兴趣。 四、全曲欣赏 全曲欣赏,每一部分用不同的方式表现。 【设计意图】综合性艺术表现,对本课学习效果的当堂检测。 五、拓展欣赏 1.介绍作者———莱罗尔·安德尔逊,美国作曲家、指挥家。擅长创作轻巧的乐队小品,旋律流畅生动,内容通俗易懂,为广大听众所喜爱。代表作品有《顽皮的小闹钟》《号手的节日》《打字机之歌》《蓝色探戈》等。 2.欣赏《打字机之歌》演奏片段 【设计意图】《打字机之歌》与《顽皮的小闹钟》有三大共性:1.同是安德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