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129667

19《父爱之舟》教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1540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父爱之舟,教案
  • cover
《父爱之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茧、栈”等14个生字,会写“蚕、考”等14个字,会写“渔船、报考”等1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3.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说出“我”梦中出现的难忘的场景。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题目和句子的含义,体会深切的父爱。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铺垫情感。 1.重现单元导语“舐犊之情,流淌在血液里的爱和温暖”。回忆生活中和父亲在一起的情景,当时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有什么感受? 2.这节课让我们跟随画家吴冠中先生感受浓浓的父爱。板书课题,齐读。 3.说说课题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交流自主学习情况。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要多读一读。②课文篇幅较长,能不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一下。 2.检查字词掌握情况,随机对难读、难理解、难写的字词进行指导。 ①出示本课字词,指名读,教师了解掌握情况。 ②运用图片学习生字“茧、兼”,读准字音,了解字义。 ③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识记“榜、嘲” ④词语“冤枉、琵琶”文中标注本音,读时第二个字应读轻声。联系生活,理解词意。 ⑤学生提出不懂的词语,共同交流。 ⑥指导书写:“疼、糖、枕”注意“丿”穿插、避让,“考、煮”中“丿”是长撇,下面的部件写在“土”字正下方。学生书写,集体评议。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关注一下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相信你能有新发现。(课文以梦的形式呈现作者和父亲在一起的一个个生活场景。) 4.小结: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作者的父亲已经去世,对他的思念只能依托于梦中相见。 三、默读课文,寻找梦中场景。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哪些梦中难忘的场景,可以用笔画出关键词、句,也可以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梳理。 2.小组间互相分享。 3.全班反馈:卖茧子买琵琶,摇船送“我”上学途中住旅馆,逛庙会,背“我”上学,给“我”缴各种费用、铺床,熬夜摇橹、缝补棉被 四、品读感悟,交流印象最深的场景。 1.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一处场景,仔细读一读,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2.反馈交流。 3.全班交流,预设:逛庙会的场景 师:你逛过庙会吗?庙会上有什么?谁带你去的?做了什么? 生:庙会上人山人海,有买、卖东西的,还有各种活动…… 师:作者经历的庙会又是怎样的?和你逛庙会相比有什么不同? 生:作者笔下的庙会也很热闹,各种吃的,各种活动,各种玩意儿,不同的是他们吃的是自己从家里带来的凉粽子,也没有买玩具 师:庙会上各种吃的,各种玩意对作者有没有诱惑?从哪儿看出的? 生: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我那恋恋不舍的心思”看出作者既想吃也想玩 师:有多馋?作者面对卖玩意儿的摊点怎么做的,怎么想的?结合你的经历想像一下。 生:…… 生:…… 师:是啊,我们逛庙会,只要遇到自己喜欢吃的玩的,大人会毫不犹豫地买下来,作者的父亲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吗?为什么不去给孩子买吃的玩的呢? 生:不是的,因为手中没钱,家里生活困难。 师:父亲只能怎么做? 生:领“我”到小摊上吃了碗热豆腐脑,自己不吃,回到家亲自为“我”糊了一个万花筒。 师:(指着一生)这位父亲,你为什么只让孩子吃热豆腐脑自己不吃呢? 生…… 师:(指着另一生)这位父亲,你给孩子做万花筒的时候,内心有什么想法? 生…… 师:你们有什么感受? 生:父爱深深地藏在每一个动作中,需要我们细细品味,他虽然不像母爱那样直接,但同样是伟大、无私的。很令人感动。 五、课堂总结,深化情感。 正如冰心所说“父爱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觉到了那就不是父爱了! ”文章虽然没有一处对父亲语言的描写,但是每个场景中都藏着深深的父爱,作者的语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