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422693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9次 大小:3945281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PPT,18张,课件,编版,诵读
  • cover
(课件网) 8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执教:张本清 看图片猜古诗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创设情境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词牌名 诗人的朋友 去、到 bǔ bào 题目的意思:送别好友鲍浩然到浙东。 提出问题:读着这个课题你有什么发现吗? 渔歌子 西江月 沁园春 菩萨蛮 清平乐 送别词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注意断句正确。 2、借助注释,理解整首词的意思。 自主探究 初读古诗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yínɡ bǔ bào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 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诗意: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问朋友去哪里? 到山水交汇的地方。方才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宋]王 观 理解诗意 bǔ bào 1、请画出词中你所看到的景物,并说一说作者运用什么手法给我们展现这幅美丽的山水图的? 2、面对如此美景,你此时的内心是怎样的?作者的内心又是怎样的感受呢? 小组合作交流 精读 品悟词情 眼若秋水 眉如远山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山水 眉眼 无情 有情 景语 情语 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这首小令,描写了旅途深秋黄昏的景物,用凝练传神的诗句,烘托出一个萧瑟凄凉的意境,淋漓尽致地表达 了游子的乡愁。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出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绪,就是对“一切景语皆情语”最好的注解。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yínɡ bǔ bào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这两句词表面上吐露的是惜春之情,实际上寄托了对朋友前景的美好祝愿,希望对方能和四季中最美好、最具有生机的春天同在,其中的深情厚谊令人感动不已。 一个送别的主题就有如此多样的情感。李白在黄鹤楼送别好友孟浩然,即使孤帆远影,仍不肯离去。王维送别好友到塞外临别时殷殷关切,为友人再无知己而伤神。王观却一反送别词中的悲悲切切,送人送得欢欢喜喜,那么诗人王观告诉我们怎样去面对人生的离愁别绪? 总结反思 拓展延伸 假如明天就要毕业分别,面对同窗六载的同学,面对朝夕相处的师长,你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你又想说些什么呢?能用学过的古诗中的诗句赠给老师吗?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三国 诸葛亮 《诫子书》)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唐 杜荀鹤 《题弟侄书堂》)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战国 子思 《礼记·中庸》) 业精与勤,荒于嬉。 (唐 韩愈 《进学解》)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 颜真卿 《劝学》) 作业: 1、请写一段话,用上一句诗或词,表达对即将离别的老师或同学的深情。 2、根据你对这首词的理解,绘制一幅或多幅图画,描绘你脑海中的送别图。 3、背诵这首词。 拓展延伸 学以致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