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5608601

13《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1次 大小:1391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 cover
五年级上册语文 《少年中国说》教学设计 项目主题 中国人 爱国情 项目情境 金秋十月,祖国母亲迎来了第73个华诞,为此,我们学校将于十月底举行“中华魂”朗诵比赛,想要参与的同学可以积极报名。但是要做一名优秀的朗诵者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那你知道怎样就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朗诵者了吗? 驱动问题 你有信心成为一名优秀的朗诵者吗? 项目实施 任务一:聚焦背景,奠定基调 1.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布置前置作业,出示前置作业:通过不同途径,了解梁启超先生创作文章的背景资料。 2.学生汇报交流,师适时引导。(预设:搜索原文、报刊图片) 3.师补充拓展: ①关注活动(深圳图书馆于2019年4月举行读剧戊戌变法活动)。 ②出示视频,加深对创作背景的了解,为感知课文奠定情感基础。 任务二:精读品析,感悟情怀 活动1.回味造势,读中悟情。 1.师:第一自然段,在表达上运用了排比句式,句意层层递进,情感逐步增强。谁想把这个自然段读给我们听呢? 2.指名朗读。 3.出示评价标准,学生互评。 4.自由朗读,读出情感,对照评价标准自评。 活动2.揭示象征,加深感悟。 1.师:谁有信心读好第二自然段呢? 2.指名朗读,师配视频有感情朗读。 3.简要了解象征手法,进而寻找本段中象征少年中国的事物,了解其象征意义。 ①了解象征手法。本段中,作者就用一些事物来象征了少年中国,快用你的火眼金睛找一找吧! ②学生汇报,师板贴文中事物。 ③那它们分别象征着什么呢?,以“红日”为例,了解体会象征意义的学习方法(借助插图、抓关键词、联系生活实际)。 ④小组讨论其它事物的象征意义 ⑤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师适时点拨评价。 4.感知事物的共同点及作者的目的。 ①师出示问题:这七种事物都是静止的吗?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作者用这一连串的象征,目的是什么? ②生思考汇报 5.感知少年中国的其他特点(顶天立地、历史悠久、疆域广阔),进而感知少年中国的未来前途无量(板贴) 6.师生共读第三段,赞美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 任务三:深入探究,升华情感 活动1.深入探究,理清关系。 作者心目中这壮美的少年中国,在那风雨如磐、危机四伏的年代,靠谁来实现呢?是的,作者认为要创造这壮美的少年中国,中国少年责任重大(板贴)。 活动2.以古引今,激发情怀。 1.从清末的被肆意蹂躏到现在的蒸蒸日上,是无数少年抛头颅、洒热血、前仆后继、不懈努力换来的。同学们,请你们带着敬意读出这一个个为实现强国梦而奋斗的名字!(课件出示人物名字及照片)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少年时代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2.今天的中国,越来越强大,请你看———(出示今日之中国视频) 师:祖国的强大,为中国少年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所以少年中国和中国少年,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板书)。所以———国智则少年智,(生)国富则少年富,(师)国强则少年强,(生)国独立则少年独立...... 3.拓展延伸,激发情怀: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活动3.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项目预期成果 1.手抄报:搜集为实现强国梦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人物故事并制作一份手抄报。 2.纪录片《一零后》:课后观赏纪录片《九零后》,聚焦你们的年龄段,选取你们独有的镜头,制作专属于你们的纪录片。 3.朗读者:学以致用,在朗诵比赛中做一个优秀的朗读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