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1.5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1课时) 学习目标: 能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养成应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习重难点:理解坡角的概念,能用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衔接 1、在Rt△ABC中,sinA= ,cosA= _____,tanA= 。 二、例题学习 例1、当登山缆车的吊箱经过点A到达点B时,它走过了200 m。已知缆车的路线与平面的夹角为∠A=16°,那么缆车垂直上升的距离是多少 问题:(1)哪条线段代表缆车上升的垂直距离 (2)利用哪个直角三角形可以求出BC 当缆车由点B到达点D时,它又走过了200m,缆车由B到达D的行驶路线与水平面的夹角∠β=42°,由此,你能求出缆车又垂直上升的距离是多少 例2 一个小孩荡秋千,秋千链子的长度为2 出卷网.5米,当秋千前后摆动时,摆角恰好为60°,且前后摆动的角度相同。求它摆至最高位置时与其至最低位置时的高度之差(结果精确到0.01米) 三、随堂练习 1、一个人由山底爬到山顶,需先爬45°的山坡300 m,再爬30°的山坡100 m,求山高。 2、(2014 天水)根据道路管理规定,在 出卷网羲皇大道秦州至麦积段上行驶的车辆,限速60千米/时.已知测速站点M距羲皇大道l(直线)的距离MN为30米(如图所示).现有一辆汽车由秦州向麦积方向匀速行驶,测得此车从A点行驶到B点所用时间为6秒,∠AMN=60°,∠BMN=45°. (1)计算AB的长度. (2)通过计算判断此车是否超速. 3、如图.是一座人行天桥的示意图,天桥的高 出卷网是10米,坡面的倾斜角为45°,为了方便行人安全过天桥,市政部门决定降低坡度,使新坡面的倾斜角为30°.若新坡脚前需留2.5米的人行道,问离原坡脚10米的建筑物是否需要拆除?请说明理由 4、已知:如图,某厂房屋顶人字架(等腰三角形)的跨度为10米,∠A=30°.求中柱BC(C为底边的中点)和上弦AB的长(答案可带根号). 四、中考演练 1、(2007泰安)如图,一游人由山脚沿坡角为的山坡行走600m,到达一个景点,再由沿山坡行走200m到达山顶,若在山顶处观测到景点的俯角为,则山高等于 (结果用根号表示) 出卷网 (1) (2) 2、(2014 随州)如图 出卷网,要测量B点到河岸AD的距离,在A点测得∠BAD=30°,在C点测得∠BCD=60°,又测得AC=100米,则B点到河岸AD的距离为( ) A.100米 B.50米 C. 米 D.50米 鲁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1.5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使学生根据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 1、将某些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归结为直角三角形元素之间的关系,从而利用所学知识把实际问题解决. 2、学习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模型 学习过程 一、学习新知 1、仰角、俯角的理解 当我们进行测量时,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做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做俯角. 二、例题学习 例1. 如图,小明想测量塔CD的高度, 出卷网他在A处仰望塔顶,测得的仰角为仰角为30°,在塔的方向前进50米到B点,又测得仰角为60°,小明的身高为1.5米,那么该塔有多高? 出卷网 例2(2014 百色)从一栋二层楼 出卷网的楼顶点A处看对面的教学楼,探测器显示,看到教学楼底部点C处的俯角为45°,看到楼顶部点D处的仰角为60°,已知两栋楼之间的水平距离为6米,则教学楼的高CD是 。 三、随堂练习 1、如图,我市某广场一灯柱AB被一 出卷网钢缆CD固定,CD与地面成40°夹角,且DB=5m,则BC的长度是多少?现再在C点上方2m处加固另一条钢缆ED,那么钢缆ED的长度为多少?(结果保留三个有效数字) 2、如图,某校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测量一座垂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