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17246

3传统节日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298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 cover
二年级下册语文 《传统节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生活、结合字理等方式,认识“传”“统”等生字。 2.识记童谣中出现的七个传统节日的顺序。 3.重点掌握春节七夕节和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教学重点】 1.生字学习 2.知道不同传统节日的时间顺序,了解春节七夕节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教学难点】 1.识记不同传统节日的时间顺序。 【教学过程】 板块一、谈话揭题:复习童谣《春节童谣》,学习“传,统” 1.《春节童谣》导入,师生合作读一读春节童谣。 2.三十晚上熬一宿是要干什么呢?守岁 师:春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板书) 师:传统节日里我们要做的事情就叫做———传统习俗(板贴)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起读课题———传统节日。 师:读这个词语———传统,再读课题———传统节日 (设计意图:从孩子熟悉的起点较低的《春节童谣》入手,激发孩子学习新课的兴趣,结合春节让学生初步体会传统二字的意思,记住读音,整体认读传统这个词语) 板块二、初读童谣,字音大闯关 1.初读课文,一人读一句。开小火车的方式一人读一句。借助生字卡片读准生字的字音。 预设:贴。这个字读tie 宵,巷,祭请生读。 艾,舟,乞巧(读音要注意) 赏,菊。 最后一句话一起读。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 2.再读课文,同桌合作读,你读一句我读一句。 3.在这首童谣里讲到哪些传统节日,请你在课文中找到这些传统节日的名称,圈一圈,读一读。学生交流。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月七、中秋、重阳节。 预设:学生把七月七当作一个节日,拓展七月七也就是乞巧节我们也叫七夕节。 (设计意图:《传统节日》的文本体裁是童谣,读起来琅琅上口,只有让学生把每个字的读音先读正确,读通顺全文才能帮助学生后续的理解。) 4. 教师板贴,学生读节日的名称 板块三、走近传统节日,识记生字 1.这么多节日,在一年中先过什么节,再过什么节,都是在什么时候过的呢? 2.同桌合作读一读,请同学读合作要求 传统节日的时间 同桌合作学习:(播放春节音乐)完成学习单 1.排一排:给传统节日排序,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请同学说一说学习单上的第一题排序 请同学给黑板上的板贴排排序。 2.师:瞧,就是这样一个个节日伴随着我们,过了一年又一年。 3.师:那这些传统节日里我们都要做些什么呢?有哪些传统习俗呢? 请你在你最感兴趣的节日旁边打上勾。在你最不了解的节日旁边打上问号。 请同学上台贴一贴。 4.师:刚才我们做了一个小调查,发现这么多小朋友对七夕节不了解。这么多小朋友喜欢春节。 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大家都想了解的节日:一起读 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小朋友你读了这句话,请你猜一猜七夕节的习俗是什么? 预设:乞巧,牛郎织女要在鹊桥会和 师:我们来看一看是不是和小朋友猜的一样呢?(播放视频) 师:听了介绍,现在你又知道了什么? 预设:关于七夕节的传说/女生要用针乞巧,一个古老的传统习俗 师:说到七夕节,我们总会想到一个人的名字:牛郎(出示) 郎的读音,你还能组什么?郎表示男孩子的意思 师:在七夕节我们还要乞巧,这个字你能给他组词么?(乞巧) 乞求。乞讨 在七夕节姑娘们乞求的是什么呢?———心里手巧(视频内容) 师:了解了七夕节,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相信你能读的更好! 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春节,读一读春节这句话把春节的习俗圈一圈。 师:刚刚有很多小朋友都喜欢春节,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春节呀? 预设:放鞭炮/贴窗花 学习“贴”字,结合生活识字 师:除了贴窗花,春节还能贴什么?(贴生字组词,贴春联、贴福字) 一起读词组。 5、书写“贴” 师:那这个字你一定能写好,观察一下这个字的结构,左边一个贝右边一个占,左右结构的字注意穿插,左低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