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24686

24.《司马光》说课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4-06-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295628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司马光,课件,35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说课流程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法学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文章 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学习,启发学生遇事不慌,沉着勇敢,并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别人想的是让人赶紧离开水,而司马光想的是让缸里的水离开人。 这篇课文写的是司马光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盛满水的缸里,别的小朋友都慌了,而司马光却没有慌,他急中生智,搬起石头砸破水缸救出小朋友。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识字能力,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并形成自己的感悟。这个阶段的语文学习内容也由字词句向篇章过渡。学生在第一单元的学习中,已经对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有所感受,但以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对一篇文章进行准确、深入的理解。教师要用文本为学生架起通向生活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习中生活,在生活中学习。 知识目标 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内容。能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及词语。 情感目标 指导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知道司马光小时侯是个遇事不慌,能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的好孩子,并教育学生向他学习。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依据:依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的地位、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重点:随文学习生字,并理解生词。让学生了解花园里的环境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词句,知道司马光是一个遇事不慌,聪明勇敢的孩子是教学的重点。 难点:学习司马光这种逆向思维方法是教学的难点。 突破:自主多元识字。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司马光的性格特征。 突破: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角色扮演、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司马光的思维方法。 质疑 讨论 反馈 解疑 想象 学法 以读代讲 以练代讲 以图引文 图文结合 语思统一 教法 多媒体课件一套 教师准备 课前资料了解“司马光” 学生准备 揭题走近人物 初读观察人物 细读感悟人物 延伸走进人物 ★ ★ ★ ★ 我是古时候的宋朝人,姓司马,名光,比你们早出生几百年呢! 初读观 察人物 细读感 悟人物 延伸走 进人物 意图:本环节在揭示课题时,落实了生字教学,既是解题的需要,同时也结合介绍了人物的时代背景。为课堂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揭题走 近人物 揭题走 近人物 细读感 悟人物 延伸走 进人物 自读 课文 指导 识字 同桌 交流 初读观 察人物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司马光 花园里有什么? 他们在花园里干什么?发生了什么事情? 司马光 别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司马光 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 结果怎样? 司马光 按故事发展的顺序,在扩号里编上序号。 ( )有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公园里玩。 (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 )别的孩子都慌了,跑去喊大人。 ( )掉进水缸的小朋友得救了。 ( )司马光拿起大石头,把水缸砸破了。 ( )一个小朋友不小心掉进大水缸里。 1 2 3 4 5 6 司马光 初读观 察人物 揭题走 近人物 细读感 悟人物 延伸走 进人物 理念:本环节的主旨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充分发挥孩子互帮互动的作用,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意识和能力,最后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爬———猴子爬树可真快!(爪字旁) 流:和水有关系。 别———过六一节我特别的快乐(立刀旁) 交流识字 细读感 悟人物 初读观 察人物 揭题走 近人物 延伸走 进人物 第二课时,主要通过“从课件图片中质疑;通过自读、讨论,突破重点解疑;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三个环节进行教学,通过具体的语言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