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030011

第23课 祖先的摇篮 第一课时(教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2508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23课,祖先,摇篮,第一,课时,教案
  • cover
23《祖先的摇篮》 【教学目标】 认识“祖、掏、蔷、薇”等7个生字。 会写“浓、望、蓝”等9个字,及其扩展的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第2、3小节的问句。 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小节和第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5.能认读含有“摘、采”等动词的词语,并体会动词的恰当运用。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能展开想象,仿照第2小节和第3小节说出人们还会在祖先的摇篮里做些什么。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谈话 1.说词语想画面:“摇篮” 师:说到“摇篮”你们会想到什么? 学生....... 出示课件图片:摇篮床 师:瞧,这小宝宝,躺在摇篮里真舒服呀! 交流:对摇篮的认识,见过什么样的摇篮...... 师:我们人类的祖先是什么样的,你们知道吗? 学生....... 出示课件:人类祖先演变图片 师:我们祖先的“摇篮”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2.出示课件:视频播放动画课文《祖先的摇篮》 视频观看听范读,注意生字的读音。 【设计意图:创设一个良好的课文环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初读感知 学习提示: 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给课文标好小节。 3.圈出文中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 4.思考:祖先的“摇篮”指的是什么? (一)识字 出示课件,识字,交流识字方法和技巧,并组词。 熟字比较,换一换识记: ①“祖”(zǔ): 出示“组”这个字大家应该都熟悉吧,如果把“纟”换成“礻”=“祖”。 组词:祖国 祖先 ②“掏”(tāo): 出示“淘”,如果把“氵”换成“扌”=“掏”。 这个字都是“扌”旁,和手有关,表示动作,让学生模仿“掏”的动作。 组词:掏空 掏钱 ③“忆”(yì): 出示“艺”,如果把“艹”换成“忄”=“忆” 组词:回忆 记忆 偏旁归类识字: ④逗(dòu) 逮(dǎi):这2个字都是“辶”旁 逗= 辶+豆 组词:挑逗 逗气 逮= 辶+隶 组词:逮蝈蝈 逮住 ⑤蔷(qiáng ) 薇(wēi):这2个字都是“艹”,与植物有关。 这是什么样的植物,你们见过“蔷薇”吗? 出示“蔷薇”花的图片 多音字: (dǎi) 表示“捉,捕,用于口语”时,读dǎi,如,逮老鼠。 逮 (dài) 表示“到,及”“逮捕,捉拿”时,读dài,如,逮捕、力有未逮。 认读词语:出示拼音认读,再去掉拼音检查认读情况,采用点名读或开火车读。 zǔ qiáng wēi yì 祖先 蔷 薇 回忆 tāo dòu dǎi 掏鹊蛋 逗松鼠 逮蝈蝈 (这行表示动作的词语) 随堂练习:给下面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逗(dòu duò) 逮(dāi dǎi) 祖(zǔ zhǔ) 蔷(qáng qiáng) (二)写字 出示课件: 先按结构给生字分类 左右结构:啊、祖、浓、摘、掏、忆 上下结构:望、蓝、赛 再逐字详解,引导学生读一读,并组词、造句; 引导学生观察字形,观察特殊笔顺在田字格中的具体位置及书写的要点,指导学生书写;教师范写部分重点字形; 祖:最后一横的位置高于第三笔的收笔,并穿插到“礻”最后一点的下面。 浓:顶部“氵”低,底部“农”低。第六笔撇的起笔在竖中线上。 蓝:中间部分要窄于上下部分。最后一笔横要宽于“艹”的横。 赛:第三横长,第二横稍短。第九笔撇的起笔和第十笔捺的起笔不相交。 易写错字提示: “祖”左边是礻,不要写成衤; “摘”右边不要写成“商”; “忆”右边是“乙”,不要写成“己”。 (三)词语解释: 下面这些词语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把词语和意思连一连 【祖先】 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的发源地。 【摇篮】 最古老的、未开发的。 【原始】 一个民族或家族的上代,特指年代比较久远的。 【苍苍茫茫】 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